- 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大连市文明办 民政局联合倡议"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
来源: 发表人: 2023-12-05 浏览量:5680
市民朋友们:
殡葬事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对社会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市民的参与下,我市殡葬改革取得可喜成绩。树立文明新风,破除殡葬陋习,文明节俭办丧事和祭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重殓厚葬和愚昧迷信的陈规陋习也已逐渐被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健康进步的丧俗理念所代替,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是,殡葬改革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在城市街道随意焚香烧纸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在祭祀场所违反规定燃放鞭炮、使用明火,甚至酿成事故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私自乱埋滥葬,建大墓、豪华墓等问题尚未杜绝;大操大办丧事和搞封建迷信活动等问题屡禁不止,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加重了群众负担,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与和谐大连的发展。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去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今年4月4日至6日,是我国首次清明节假期。为发挥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功能,结合全国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2008年清明节到来之际,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联合开展"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宣传月活动,旨在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殡葬理念,保障清明祭奠安全。为更好地倡导健康文明祭祀新方式,树立丧事文明新风尚,展示大连人讲科学、信科学的精神风貌,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持厚养薄葬,采取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崇尚科学,尊老敬老,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老人过世时不搞大操大办,在丧葬祭祀时要文明节俭。积极开展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召开集体或家庭"追思会"。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故事,播一段音乐等健康时尚方式寄托哀思。告别祭祀陋习,祭祀日不要在公共场所烧纸、烧香、燃放鞭炮、野外用明火。
二、崇尚绿色殡葬,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更新传统的骨灰安葬观念,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积极采用民政部门推行的海葬、树葬、花葬、归石葬、壁葬等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负担。不乱埋滥葬,不修大坟、豪华坟,不使用封建迷信用品,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三、实行错峰祭祀,科学合理安排节日祭祀时间。今年清明节是4月4日、5日、6日连休,必然出现群众集中祭扫,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人流、车流高度聚集的状况,拥堵程度会成倍增加。希望广大市民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四、做到安全祭祀,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在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祭祀较为集中的场所,祭扫时要听从管理部门安排,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秩序,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的发生。为保证祭祀活动的安全有序,尽量乘坐公交车辆出行。驾驶机动车辆出行时,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民警的指挥。
市民朋友们,在春风拂煦的清明时节,让我们行动起来,树立文明祭祀新风,让爱心沐浴滨城,让科学烘托清明,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欢度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为促进城市文明、构建和谐大连做出积极的贡献。
来源:大连天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