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论与时俱进的“纸钱观”

来源: 发表人: 2023-01-21 浏览量:298
众多珠海市民“鬼节”拜鬼,升腾的灰烟加重城市污染。有市民说,珠海“创文”首先应是精神和行为文明。

    8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珠海四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均现轻度污染。其中,前山达中度污染。虽说是受台风影响,但有市民认为,连续两天“烧纸钱”脱不了干系,呛得人难受。

    遍地烧纸钱城变“烟灰缸”

    前日凌晨,已入睡的珠海市民毛小姐被一阵阵浓烟呛醒了。她到阳台一看,原来邻居们在楼道前边一字排开,点上蜡烛香火,开始烧纸钱“拜天公”,扑鼻的烟味让人难以入睡。

    次日清晨,楼下又飘来阵阵烟灰,原来另一批邻居又开始烧纸钱了。毛小姐向物管投诉后,用手机查到了珠海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已达到152,显示为中度污染,相比前几天不到80的优良空气指数,数字直接上升了近一倍。

    毛小姐家住前山银石雅园某栋三楼,邻居们在一楼烧的纸钱灰正好随着风飘到她家里。沙发上,柜子上,地板上都处处可见黑色纸灰。

    毛小姐说,周边居住的老珠海人比较多,对于一些民间习俗非常重视,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烧上一把纸钱,每个月都有那么两天要忍受纸灰的味道。

    香洲很多老旧楼盘的居民这两天也遭受着纸灰的困扰。家住湾仔的一名业主说,有人直接在楼道里面烧纸钱,烟味久久不能散去,也给消防带来很大的压力。有不少市民反映,中元节前一天半夜,在珠海人流量较多的十字路口、路边,蜡烛香火一直不断,在黑暗中都能感受到浓厚的烟味。

    21日早上,家住夏湾的马小姐起床推开窗户时,感觉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团灰蒙蒙的烟霾。“外面能见度很低。”马小姐说,昨晚她家楼下挤满了烧纸钱拜祭的居民。“说不定就是因为昨晚烧纸钱烧得厉害,影响了今天的空气。”

    另一位刚搬去斗门井岸毛山里的李小姐说:“我住的地方属于村民自建房,沿路入村时,也看到了烧纸钱的人。

    20日晚上还隐约听到有人放鞭炮。”

    李小姐告诉记者,她在江湾三路与中兴路的相交路口,看到有人在右转专用道上烧纸钱拜祭。拜祭的地方几乎占据了右转道的三分之一的位置。“村间小路烧就算了,这里的人在马路右转道上也烧,”李小姐说,“这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前山某小区的清洁工人陈姐说,这两天都非常早就起来打扫,因为听说有台风要来,生怕起风下雨,纸钱灰和蜡烛油很难清理。

    祖先有了“钱”空气现污染

    一位长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士表示,焚烧纸钱会产生污染环境的颗粒物,使PM2.5和PM10值升高。

    此外,还会释放出大量一氧化碳和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乙苯,更会产生戴奥辛等有毒致癌物,对环境的伤害相当大。

    在连续几年在中元节前后几天,多城市的空气质量均出现至少轻度污染,这直接说明焚烧纸钱对环境的影响很明显。

    珠海气象局天气预报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受台风“潭美”影响,珠海形成下沉气流,风向为东北风,一旦形成污染物,将不利于扩散。


    论与时俱进的“纸钱观”

    记得笔者幼时,每逢清明、中元、冬至之类,总要随父母下乡祭祖。笔者生性顽劣,尤爱玩火,对于焚烧纸钱一事真真是当作“儿戏”,总是极为期待。

    儿时的纸钱有两种:“金条”与“金元宝”,前者便是将纸卷成筒状,两段按下固定住便可,制作简单,又可以一端点上火“舞枪弄棒”,乃是笔者“儿戏”首选。

    稍大一些后,母亲便不在再大费周章地去折“金条”、折“元宝”,而是拿着百元大钞在厚厚的冥纸上比划着印印,说是如此这般,这些冥纸烧了就会成为一捆一捆百元冥钞,送达祖宗之手。

    再过几年,便连印也不用了,冥钞买来已经印刷好了,上面还有阴司各大领导人———阎罗王的头像,做得煞有其事,想来阴司的金钱流通也开始规范起来。而近几年远在异乡,未再参与过祭拜行为,但也听说今日焚烧之物更是品种丰富,车子房子、手机电脑,不一而足。

    由此想来,敝国的祭祖之事,其实是颇为“与时俱进”的。因此今朝有些人为之争执,你说这是封建糟粕理应废除,他说这是传统习俗不可“数典忘祖”。但要笔者说,这些说法都错了,两者都没有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问题:如今咱烧的早已不是“金条”、“金元宝”,要说也应该是“21世纪糟粕”或“新时代传统”。请双方辩友都专业些。

    敝国的祭祀,就“焚烧”之事来看,实在谈不上有何“传统文化”可言,更谈不上是“优秀文化”。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载体,而“传承”之所以叫“传承”,便意味着是一代一代传下去,不会今天的载体是活埋个妾,明天的载体是烧个“苹果”之类。话说敝国历史上还真有过“活埋妾室”的“传统”,咱是不是也要骄傲地为之辩护,称之为“文化”?

    不是所有“传统”都是“文化”,更不是所有“传统”都应该传承。当然笔者并不反对“烧纸钱”一事,毕竟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心理需要”。不过既然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此事,笔者有几个建议,希望阴阳两世的有能力者加以促成。

    首先,希望全国建立“祭祀信息联网平台”,并建立“冥钞中央银行”,不可随意焚烧纸钱。这一条是为了爱焚烧大量纸钱的“孝顺后代”们着想———毕竟阴司所用钱财,在咱阳间竟是可以随意“烧制”,难免引发阴司的通货膨胀。有了“平台”,咱才知道烧给祖宗的纸钱到底有多少购买力。总不能儿孙想着烧过去黄金千两丽屋百间可以够祖宗用半年,其实祖宗拿到手才买了两份盒饭就用完了吧?

    其次,加快阴阳两世的信息传递技术。这一条是为那些不能到祖宗坟前祭拜,只能在路边,甚至小区,乃至楼道里面焚烧的“遥寄哀思者”们着想。谁家的钱上都不会写着名字———美国的钞票都写着名字,但那可不是所有人的意思———路边随便一烧,八成都被路过的孤魂野鬼取走了,哪里还能送达祖宗手上。而百年来如此多的技术天才已经过去,想来阴曹地府的科技水平应该有了突飞猛进。连乔帮主都已经过去了,引领个互联网革命应该不难吧?一旦新科技通道建立,儿孙祭拜之时,直接点点鼠标,弄个“纸钱宝”什么的支付个祖宗,便也安全快捷,更不会产生焚烧废物,影响俗世的PM2.5指数。

    最后,在上述信息技术建立之后,建立完善阴司财产监督制度。这点便是为了所有将“焚烧”当作“传统”的人们考虑的。试想一下,进入阴司之后虽然流程繁琐,要判官问审,孟婆灌汤,但纵使黄泉路远,奈何桥长,也总有完成投胎之日,便也用不到那些冥钱。可是阴阳两隔,儿孙后代不得知,依然焚烧纸钱,岂不是产成了大量无主财物?只怕千万年来,被判官小鬼、牛头马面中饱私囊了不少。有了监督制度,便由不得这些鬼物予取予夺。而如今未能实现监控,但坚守“焚烧传统”的人们年年为祖宗烧纸钱,难不成是认定了祖宗永世不能投胎?这实在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了。而纸钱流向透明后,自然可以绝了这一误会。

    话又说回来,西方世界的信仰体系之中,人死无非上天堂或是下地狱,“轮回”之风并不浓郁,按说祖宗们应该有大量需要花钱的时间,人们竟然反而不给祖宗们烧财物,祭拜之时大多只带一捧“无用”的鲜花,虽然“高端大气”,也不影响环境,但对祖宗如此不敬,实在是令笔者难以理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