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公益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圣凯法师: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深山一座小庙里,有一尊十分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每天专程到寺院祈祷,许愿的人特别多,香火特别旺盛。寺院里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和尚,他看见坐在台上的菩萨太辛苦了,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菩萨的辛苦。 有一天他在礼拜观世音菩萨时,向菩萨表明了这份心愿。突然,他觉得菩萨说话了,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坐在莲花座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老和尚觉得这....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明一法师:如何在日常修行中培养信心
明一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太过深奥,所以总让人不知所从。由于自己的认识短浅,所以就会一会儿信,一会儿不信,信心总是摇摇晃晃,遇到点顺心顺意的,好像就来了点信心,一遇到不顺就开始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我的信心就是这个样子,我想很多人也和我有同样的问题,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出来,也算是分享,同时也希望分享大家培养信心的方法。 首先我相信佛陀的存在,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在此生成就....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索达吉堪布:运用佛教的智慧于生活中对治贪嗔
索达吉堪布(图片来源:资料图)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佛教的心灵妙药了。 我本人研究佛教多年,从心坎深处觉得,佛教中治疗心病的方法,世人不得不了知。现在有太多人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看到这种情景,我们作为佛教徒,不能自己独享佛法甘露,而应当尽量分给有缘的人。 那么....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南怀瑾居士讲佛门孝道: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南怀瑾(图片来源:资料图) 然后,过了几十年,在曹魏时候,《无量寿经》又由康僧铠翻译进来。《无量寿经》谈的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后代净土宗兴起,无疑是受了它的影响。净土宗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修持方法,与孝道的关系很大。再来,《观无量寿经》又跟著传译进来。《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呢?讲孝道的问题。其缘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有个不孝的国王阿阇世,他为了想早日荣登国王宝座,欲置自己的....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达照法师:学佛三个必备基础皈依发心持戒
达照法师(图片来源:戒幢佛学教育网) 学佛有三个必备的基础皈依、发心、持戒,其中皈依三宝最为重要。如果我们不能皈依三宝,人生就没有真正的方向感,或者说真正的人生目标就没有树立起来;皈依了三宝以后,我们的内心就有了佛法做依靠,以后无论心情好坏、境界优劣,我们都会想到自己是按照佛陀的正法在生活和修行,即使有些风浪也是暂时的,有些快乐也是过眼烟云,都是正常现象,都不会妨碍学佛的目标和方向。如果我们没有....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云乡法师:在家居士如何运用佛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孝道 平时在家里,怎样应对自己的父母呢?佛教的礼仪中,也包括了这个内容。 对父母应该怎样呢?常常问候。歌曲里不是讲了:常回家看看,哪怕刷刷筷子洗洗碗。如果你跟父母不住在一起,那你也应该常回家看看,跟母亲或者父亲说说话。 有人就会问我:那,师父你有没有常回家看看呢?我可以说,我虽然没有常回家看看,电话我倒是常打的。 但是几年前我不是这样。我不但不回家,电话我也不打。父母打电话给我,我就说....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人有没有来生因果循环中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 也有人说,人有来生,一颗颗种子,种到泥土里,都会再开花结果,会有来生;人死以后,当然还会再来做人,不会改变这也是迷的常见。 说人死了以后没有来生的断见,和说人死了以后一定会做人的常见,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灯灭,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随着业报因缘,五趣流转,六道轮回,行善的人间、天上,行恶的地狱、恶鬼、畜生,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一....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昌臻法师:树立正见改变心念把握自己因果
昌臻法师(图片来源:华人佛教) 一、学佛人应这样看待因果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代高僧定因法师在《普门品讲义》一书中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总括一句话,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所以修学佛法的人,要深信佛说善恶因果规律,知见才算正确;否则,若不深信佛说善恶因果律,那就....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宗舜法师:成佛之路依普贤十大愿修行
修学是为了成佛,成佛必须依愿起行,付诸实践,这在一般的信众那里都不成问题。但什么是愿?什么是行?要发什么样的愿?修什么样的行?只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愿,即是志愿,是内心深处发出的愿望和决心;行,即是行业、实践,是朝着愿望所指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志愿所向,必须有行业纔能得到满足;而行业则必须有志愿纔能有结果。所以,愿和行常不相舍离,相辅相成而成其果。一切菩萨发四弘誓愿后,一定要以六度之行业而....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本性法师:表面的好坏不等于实质的善恶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意思是:因果相应,丝毫不爽。 有时候,某人说:谁好谁坏。我以为:此好此坏的含义不等于实质的善与恶。由于因缘的互相联系性导致了因果的复杂性,这也使得辨别好坏概念的实质内容变得不容易。虽然,表面上好坏易别。 凡夫的思维,总有其习惯性的定势。加上,未站在制高点思考,所以未必精确。有时,甚至是偏见。这偏见注定使他对事物好坏的判断产生失误,甚至重大的错误,....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5号
首页
«上一页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