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孝爱主页
在线充值
不忘初心,追根溯源,祭拜先祖,家道斐然!
登录
注册
帮助
网站导航
纪念馆首页
纪念馆
生日/忌日
在线讣告
深情感文
时空信箱
时光留影
服务专区
进入个人中心
帮助
0
我的消息
退出
主站
[
切换城市
]
搜索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Toggle navigation
孝爱首页
纪念馆
私人馆
名人馆
公益馆
恩师馆
恩师馆
家谱
许愿祈福
VIP特权
资讯
新闻资讯
热点聚焦
周公解梦
人物篇
情爱篇
生活篇
物品篇
身体篇
动植物
鬼神篇
建筑篇
自然篇
杂谈篇
殡葬文化
铭文典籍
丧葬祭祀
宗教信仰
风水文化
心灵辅导
政策法规
现代殡葬
易经命理
黄道吉日
服务专区
免费创建纪念馆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一行禅师:用禅的智慧观察一粒盐融入大海
用禅的智慧观察,如同一粒盐融入大海 在二十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中,能观和所观之间总是被划上一条直线,将二者判然两分为互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即使在今天,除了在原子领域之外,这一观点通常仍被视为真理。 比如,病毒学家和显镜下的病毒就被看作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的实体。禅的态度与此截然相反。记住阳光和绿叶之间的关系是一不是二。当我们用正念觉照某事物的时候,事物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它和觉照本身融为一体。例如,....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本性法师:息止妄念三绝招
息灭妄念的三个层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之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之深,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这让我觉得,这三重境界说,与息灭妄念的三个层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妄念,佛法说,是条河流。上念接下念,念念相续,川流不息。 无论,你是学佛、工作、生活、恋爱,皆双足没于妄念河流中。 如何息止刹那生灭的妄念,入得寂静? 佛陀智慧启....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净慧长老:佛教命运观我的命运我做主
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济群法师:修行中最大的敌人勿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每种心所都像心灵的一个频道 自我诡计多端,它会寻找各种借口来调动我们的凡夫心。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有无数频道,有时我们明明打开的是这个频道,却会被另一个信号更强的频道抢占。我们平时打开电视时也会遇到类似的现象。自我不仅信号强大,而且随时都在伺机而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每种心所都像心灵的一个频道,有的力量比较弱,有的力量比较强。哪种心所的力量最强,就会当仁不让地主宰我们。其中最危险的....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达摩难陀法师:心灵平静获取幸福快乐的秘诀
心灵平静,是获取幸福快乐的秘诀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增进智慧。悲智双运可以使人们达到完美的境界。如果我们只具有善心而忽略了智力,我们将成为好心的傻瓜;相反地,如果我们光注重智力发展而忽略了情感的培育,我们将变成没有同情心的顽固智者。根据佛教教义,为了求取性灵上的自在,人们必须结合慈悲心和智慧。借着爱的鼓舞和知识的指引,人们方能得到良好的生活。 慈悲是什么?慈悲是....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宣化上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仅要知道还要做到 古来有一位大居士,乞请上座和尚开示什么是佛法,这位和尚答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老和尚,我向您请问的是佛法呀!您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三岁的小孩子都懂,您怎么可以对我讲这个是佛法呢? 三岁小儿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三岁的小孩子虽然懂,但是八十岁的老翁却做不到。 诸恶就是一切的恶,也是恶中的单单一种恶。这个诸字,我把它当一字讲,本来诸是多,我说....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证严法师:究竟生活在娑婆还是净土取决于你的心
清晨的境界,总令人觉得心很静、很欢喜。看着天色渐渐明亮,就像一盏光明的灯火照彻暗室,令人豁然开朗;四周的鸟啼声,也像一句句的念佛声,声声入耳。 在《阿弥陀经》里,西方极乐世界以黄金为地,四边阶道都由玻璃合成,并有各种宝饰,和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等,多种很美丽的鸟,那些鸟无时不在演唱法音。 其实像西方极乐的那般境界,在我们眼前也有。只要心清无欲,则遍地都是黄金;否则,黄金也....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觉真法师:佛陀的慈悲喜舍比宝石更珍贵
慈悲的基础是般若,般若的实践是慈悲 这是我听来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随手扔进他的背包中。一天,修道人遇到一个又饥又渴的旅行者。他打开他的背包,把食品分给那个饥饿的旅人。这人无意中看到那颗光芒四射的宝石,有些惊讶。修道人毫不犹豫地就将它送给了这个旅人。那人兴奋不已,这可是天上掉下的奇珍异宝,他口中直呼好运。 但是,过了数日,那个旅人追了上来,找到修道者,并....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智文法师:为什么要回向回向是修行成佛的根本
佛教徒修行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觉悟成佛,而成佛的根本即是自利利他。自利,就是要成佛;利他,是要普度众生。要成佛,必须普度众生,只有普度众生才能成佛。 成佛有八万四千种法门,普度众生也有多种途径。而回向却是修行中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法门,普度众生最便捷的一条途径。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叫做回向。另因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故名回向。回向有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七岁就想出家(2)
隋文帝仁寿(公元602或603年)年间,文帝下诏,把舍利分到各州。当时,出现了许多奇特之象,人们都认为是吉兆。灵裕说:白花、白树、白塔同时出现,我看是凶兆。 众人不信。不久,献皇后和文帝相继去世,全国人都穿白衣,证明了灵裕之言。 相州刺史薛胄所住屋子的地基忽然变成了玉,胄认为这是瑞兆,于是设斋庆贺。灵裕说: 这是琉璃,要慎重,不是福象。 薛胄没有听灵裕的话。后来杨谅起兵叛乱,薛胄被流放到边....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17号
首页
«上一页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下一页»
尾页
共7981页,到第
页
确定
在线咨询
CONSULT
QQ客服
CONSULT
微 信
扫一扫
推广合作
EXTEND
分 享
SHARE
返回顶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