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可以死得如人一样自尊

可以死得如人一样自尊 傻狍毕竟斗不过好猎手。终于,它们被我们追上了一座山顶。山顶下是悬崖,它们无路可逃了。 在仅仅距离它们十几步远处,魏老师站住了,兴奋地说:我本来只想打只大的,这下,两只都别活了。回去时我扛大的,你扛小的! 他说罢,举枪瞄准。 狍不像鹿或其他动物。它们被追到绝处,并不自杀。相反,那时它们就目不转睛地望着猎人,或凝视枪口,一副从容就义的样子。那一种从容,简直没法儿细说。狍凝....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格外的灵巧

格外的灵巧 我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两行狍的蹄印。他俯身细看了片刻,很有把握地说肯定是一大一小。顺踪追去,果然看到了一大一小两只狍。体形小些的狍,在我们的追赶下显得格外的灵巧。它分明企图将我们的视线吸引到它自己身上。雪深,人跑不快,狍也跑不快。看看那只大狍跑不动了,我们也终于追到猎枪的射程以内了;魏老师的猎枪也举平瞄准了,那体形小些的狍,便用身体将大狍撞开了。然后它在大狍的身体前蹿来蹿去,使魏老师的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狍子的眼睛

狍子的眼睛 当年我是知青,在一师一团,地处最北边陲。连队三五里外是小山,十几里外是大山。鄂族猎人常经过我们连,冬季上山,春季下山。连里的老职工、老战士向鄂族学习,成为出色猎人的不少。 北大荒的野生动物中,野雉多,狍子也多。狍天生是那种反应不够灵敏的动物,故人叫它们傻狍子。当时,我在连队当小学老师两年。小学校的校长是转业兵,姓魏,待我如兄弟。他是连队出色的猎手之一。冬季的一天,我随他进山打猎....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嘴里还是不断念叨着这件事

嘴里还是不断念叨着这件事 欠钱的人听说后,跑到蔡三的病床前,当着他全家的面,说,蔡叔,欠你的账,我记着呢,等有钱了,一定还你。 蔡三当面说不急不急,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有时候,病得昏昏迷迷,嘴里还是不断念叨着这件事。 欠钱的人急了,磕头下跪,四处筹借,总算把钱凑够了。他赶紧跑去还给了蔡三。蔡三虽病态恹恹的,表现出一脸的不高兴,唠叨说,难道我还在乎你这些个钱。等着欠钱的人走了,蔡三示意儿子把钱藏....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米力度学派

1、泰勒斯 泰勒斯(Thale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85年)被誉为哲学之父,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尝试。这是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而非神话的方式)表述关于本原的思想(尽管本原这个概念是由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首先使用的)。他由此被看作希腊哲学的创始人。 2、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70年)....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老的老,残的残,病的病

老的老,残的残,病的病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话说有一个叫蔡三的老头,患重病,将死。但苟延残喘,就是不咽气。他每天嘴里念叨的,是一个人的名字。谁呢?欠他钱的一个人。这个人家境凄惶,老的老,残的残,病的病,真正是一贫如洗。他怕这个人还不了他的钱。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像得病暴死一样

像得病暴死一样 这样,王辅臣的手下仅余数人,召来,与之共饮,一直喝到深夜,喝着喝着,王辅臣哭了。他说,我,一叛逆之臣,死是必然的了,与其死在刽子手的刀下,不如有尊严地自杀。但是,我想过了,无论用刀自刭,上吊自杀,还是喝药而死,都会留下自杀的痕迹。这样,就会连累到你们,以及本省的经略大人以及督抚大人。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王辅臣说,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等我喝酒喝到烂醉之后,绑....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枪林弹雨,风霜雨露

枪林弹雨,风霜雨露 拿出手中的所有银子来,分成若干份。然后召集所有的将卒仆役,说,你们死心塌地地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枪林弹雨,风霜雨露,辛苦了,这些银子,你们各自领一份,赶紧逃命去。但,无论去哪里,千万不要说从前跟过我。 他看到一个盛鱼的银碗。想,给谁呢?正好看到一个送茶的童子。问,娶妻了吗。童子摇头。王辅臣取银碗送与童子,说,回去卖了,娶媳妇去吧,不要再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向死问善

向死问善 康熙甲寅五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起兵反叛。叛乱被平息后,王辅臣重新投降了朝廷。不过,王辅臣知道,这一次,康熙皇帝不会饶了他。于是,他做了下列一系列事情: 先找了一个莫须有的事由,与媳妇干了一仗,并高调宣布休了她。等老丈人来,王辅臣悄悄把老丈人拉到一边,叮嘱老丈人,此地不宜久留,赶紧领着女儿远走高飞。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好的行为是需要被规范的

好的行为是需要被规范的 伊斯兰教的圣者穆罕默德曾说过,好品性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所在。然而关于好品性,我们却常有误解,以为好的行为是需要被规范的,被他人认可的才是真正的善行。其实,这种夹杂着功利主义色彩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好品性。真正的善意和良好的言行,不应当来自外部的管教与监督。真正的好品性,它源自我们的内心。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0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