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你也许觉得这是荒芜

你也许觉得这是荒芜 我和我的女友们交往日渐正常起来,跟有些人一两周吃一次饭,跟另几个隔个月喝一次下午茶。好像也没什么主题,就是随意八卦一下,顺便去逛个街买买东西。乃至有小朋友问我:你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怎么看起来来往并不密切?好像也不谈心事啊?我好像也无从解释,只能耸耸肩说:我们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you know,只有痛苦看起来貌似深重,快乐生活都是浅薄的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而在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说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佛教中“食肉十过”是哪些过失

法苑珠林卷九十二中,记载食肉有十种过失: 一、众生是己亲,谓一切众生轮回于诸道,互相生育而递为眷属,以此因缘,故所食之肉无非亲属。 二、见生惊怖,一切众生皆护身惜命,若遇食肉之人,则惊怖远离。 三、坏他信心,世间行善之人,若见僧者食肉,即生毁谤之心,以为佛门中无有真实修梵行者。 四、行人不应食,菩萨为求出离生死,当修慈悲之行而少欲知足,故不应食肉。 五、罗刹习气,罗刹者即是速疾鬼,习气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学佛以后 是否能万事如意?

我们学佛以后 是否就能万事如意呢?这还要依学者用心而定,如能学以致用,确能依教行持,则可随缘如意,等到诸漏既尽,生死已了,不仅是万事如意,更能一切如意! 不管是世出世间法,都没有不劳而获的。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必须立志上达,自立自强,才能达到目的。而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罪障,了脱生死,更需要彻底放弃世间名利的追求,和精神上、物质上的享受。若遇顺(如意)逆(不如意)诸境,而能忍受,更能做到不变....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就如身处地狱。如果每个人都能充满爱心、充满慈悲心,那么人间就是天堂,就是净土。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充满痛苦,充满嗔恨心,那么人间就是地狱。此外,天堂地狱也各有其处,天堂在天堂处,地狱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是的,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二十五有,所谓有,就是有五蕴;不出三界是被五蕴所困,解脱生死即是出离五蕴的三界。 中国民间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把佛教的五蕴改为中国思想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其实,五行的相生相克仅属于物质世界。佛教的五蕴之色蕴就涵盖了全部的五....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发愿对学佛者重要吗?

发愿对学佛者相当重要,发愿时,只要不发有损与他人利益,而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愿,此必与正法相应。 严格说来,发愿并无忌讳,在入佛门受三归依之际,就发过清净庄严之愿,所谓归依三宝者,依三宝为依为师,不依天魔外道,乃至不依外道典籍与邪师。 佛陀在三归依就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归依三宝之后,应以三宝(梵语tri-ratna)为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若归依天魔外道,乃至依外道典籍与邪师,如此发愿就忌讳了,不....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往生西方净土的三个重要条件

须要具备信、愿、行之资粮,恳切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宗。 一、信坚信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的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发,命终三圣绝对接引无疑。  二、愿--既然坚信释迦宣说之净土,乃至弥陀之愿不虚发,三圣必接引之后,当下要发大宏愿,愿力要悲切,内心发愿归向西方净土,我欲往生净土,也奉劝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我欲解脱生死轮回,也奉劝一切众生解脱生死轮回。 三、行--....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过午不食的“午”到底是几点

按现在的时间计算,午为十二点。古代没有时钟,通常是在阳光下立一根棍子,当影子到达正中,就是正午时分。持午的人,从当天正午到次日早上明相现时才能进食。所谓明相,并没有具体时间,以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的掌纹为准。 八关斋戒并未要求不倒单,可正常休息。受持八戒,必须了解戒相,才能正确持戒。与五戒相比,八戒的重点有二:一是不淫欲,一是不非时食。五戒要求是不邪淫,允许夫妻间正当的性生活。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被动适应环境能解脱痛苦吗?

被动的适应环境是不能解脱痛苦的,最重的是改变我们自己对待周围环境的心态。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围的人,彼此就更容易进行沟通。即使曾经有过什么不愉快,也能在宽容和谐的气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说,改变自身心态并不仅仅是被动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8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