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潍坊的传统习俗《挂家堂》
腊月三十回到村里,大街上的人比以往多了不少,心里带着疑问回到了家里。问了父母才知道,要“请家堂”。通过了解我才明白,“请家堂”就是将宗族中已逝成员的神位在年三十这天请出来,与大家一起过春节,三十晚上要“守家堂”,到了年初一再“送家堂”。经过打听,是为了让先祖们能够保佑宗族里的子孙,故此每年都有这样的古老习俗“请家堂”!
请家堂首先要为家堂找一个空闲的房间,以供后辈瞻仰和叩拜,再就是准备好常用的纸马香案,然后就是安排几个辈分靠前的爷们儿在房间里做迎宾。仪式是从下午开始的,首先有几位年长的老人到村外确认了家堂的位置,到了下午三点钟,大队人马熙熙攘攘, 来到了家堂的圣地。到了指定地点,首先开始放一通鞭炮, 然后开始烧纸,烧纸的活儿是一位年长的老者,他口中还不停的念着请祖先回家过年的吉祥话,纸烧完了,老人带领人群回到村里,来到事先预备好的房间,将宗室列表高挂于正堂之上,下面再摆上各种祭品,地下铺一草席,待除夕子时已过供人跪拜。晚上,要安排专人陪先祖过年,为的就是不能让他们“老人家”感到孤单。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我也按照规矩到神位面前磕了头, 然后就在村里串门,拜年! 到了下午三点,还是那队人马,几乎还是同样的方式,将家堂送了回去。没见过这个仪式的人,听起来好似比较简单,实际上过程也蛮复杂,一去一来的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的时间大多是花在了繁琐的礼仪上面。
刚开始听说“请家堂”的时候,我心里还感觉到有点迷信活动的意思,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一下:“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的原因是不是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些所谓的“迷信”活动呢,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过洋节,对中国年的古老文化越来越淡漠,大年初一不能动笤帚、不能向外倒垃圾,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这些注意事项有多少人还知道?有多少人还在传承着这些注意事项?”现在的人们,好多过年的习俗都忘记了,好吃的东西也都吃腻了,新衣服同样也不再奢望,“新年好、新年好、吃白饽饽穿新袄”的歌谣再也听不到有人唱了,这样的年过的还有什么意思?
不要小看“请家堂”这件事情,不要笑话他们愚昧无知,也不要讥讽他们滑稽可笑,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传承,再下去十年或几十年,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精彩的仪式把家堂请出来,这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