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教起所因二(3)

来源: 发表人: 2023-12-30 浏览量:228
【按】

  马鸣菩萨对此土心生怯弱,修习止观不能保其无退者,更示此念佛之胜异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接引,往生净土,度脱佛心中之自身。诚为我等末法众生之导师。

  难行道与易行道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①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龙树《十住毗婆沙论》

  注 释

  ①阿惟越致:意为不退转。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度众生,不堕声闻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一切种智海,必至成佛之位。

  译 文

  佛法有无量的法门,如世间的道路,有难行道,有易行道。陆路步行则艰苦,水路乘船则快乐。菩萨道也是这样。或有法门勤行精进,时间久远才能获得阿惟越致(不退转位);或有法门以信心为方便,容易修行并迅速达到阿惟越致。倘若有想速至不退转地的行人,应当以恭敬心执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蒙佛愿力,往生极乐。

  【按】

  龙树菩萨乃古印大乘佛法集大成者,其难行道(靠自力)与易行道(仗佛力)的判教,独具慧眼,深契佛心。昙鸾、道绰、善导等祖师传承此净宗心要,惠利震旦众生至深且巨。

  难行与易行之辨析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赖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①。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昙鸾《往生论注》

  注 释

  ①正定之聚:三聚之一,指众生中必定证悟者。乃圆教初住以上者。

  译 文

  恭谨地依据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所示,菩萨求阿毗跋致(不退转位)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的意思是指:在五浊的世间(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在无佛出现的时代,行者求不退转位,十分困难。这样的困难有多种,概述五点,以显示困难的含义:一、外道(佛教之外的各类宗教)表现出行善的外相,实则心外求道,不能解脱生死大患,淆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法;二、小乘行人(声闻)唯求自己解脱,对庄严净土、饶益众生,心不喜乐,障碍大慈悲;三、不持戒律的无赖恶人,破坏正法比丘殊胜清净的戒行;四、颠倒善恶因果,能毁坏正法比丘清净的梵行;五、只是靠自力断惑证真,无佛力加持。如此等等的困难事相,触目皆是。譬如陆路,用脚行走则辛苦。所谓易行道,只以信佛因缘,发愿往生净土,乘托阿弥陀佛大愿威神力,便得以往生安养刹土。往生彼土后,得阿弥陀佛威神住持力加被,当即进入大乘正定聚。正定聚即是证入不退转位。譬如水路,搭乘大船则安乐。

  【按】

  昙鸾大师上承古印龙树、天亲二菩萨的净土血脉,下开道绰大师、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之先河。本段所示自力难行道五种障难,衬托他力净土门之殊胜优越。有力地推动了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播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