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田:生命在笑声中延续
“我要让笑声在生命中延续,在笑声中燃烧自己的生命,在笑声中拓展自己的生命。”谈起夏雨田,他的夫人茅贵娴首先想到的,是他生前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这也是夏雨田艺术人生的写照。
1961年,夏雨田调入武汉市说唱团,之后他攀上了第一个创作高峰,《开箱教女》、《大刀风云》等作品红极一时,《公社鸭郎》还经老舍建议,投寄并发表于《人民文学》。
这期间,夏雨田创作了标志歌颂型相声步入相声艺术殿堂的里程碑式作品《女队长》。在创作之初,由于缺乏农村生活基础,这则相声居然“抖”不起包袱。之后,夏雨田开始每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和农民同吃同住,挖掘第一手素材。1963年,夏雨田在大悟感染黄疸肝炎和浸润性肺结核,落下了病根。
文革期间,夏雨田不能继续创作,但他成天东奔西跑,积累素材。他婉拒海外亲戚的召唤,选择留下:“如果离开,我的艺术之花就会永远凋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夏雨田又迎来了创作的春天。经马季、姜昆等相声演员的演绎,他的作品轰动全国,许多精彩的段子家喻户晓。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他开始为电视晚会创作,时常一台晚会十几个节目全都由他一人包干。
而这时,夏雨田的身体每况愈下,肝硬化腹水使得他原本百来斤的体重增至200斤,但他常忍住病痛坚持创作。1998年夏洪水肆虐,他伏案七天七夜,创作出《水也滔滔,情也滔滔》晚会的十几个节目;2003年非典横行,他抱病挑灯夜战,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却依然“‘笑’对非典,笑对生活”。茅贵娴说:“每当需要用曲艺作品去鼓励国人时,老夏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2004年,66岁的夏雨田辞世,他一生留下5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有300多万字在病榻上完成。2005年,他的遗作《活着就要活快活》公演,场场爆满,他的生命在观众的笑声中得以延续。(记者王昱晔)
笔耕不辍,开辟相声新路;德艺双馨,成就几代笑星。他对曲艺和人生无比热爱,把病痛留给自己,把欢乐带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