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都在歌唱
他一生都在歌唱
——怀念歌词作家孙牧老师
孙牧老师6月19 日辞世,遵照遗嘱,他的亲人于7月29日将他的骨灰撒向大连的渤海。一位才华横溢深受我们敬爱的孙牧老师就这样走完了他如诗如歌、唯美浪漫的70岁人生。物质的他彻底消失了,而他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令我们无限的品味和欣赏。
孙牧老师出生在吉林市郊区松花江边的一个小山村。他的童年是在贫困和恐惧中度过的,松花江水和那些无名的大山给了他灵气,使他多年不曾忘怀。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未能考上名牌大学。安东师专毕业后在中学当老师,一干就是17年。由于他的文学创作、新闻写作方面在市内有些名气,被调到区政府和人大。1986年到省群众艺术馆工作,2001年退休被回聘至2006年。之后在《新歌诗》编辑部任副主编,义务工作直到生命的终止。生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群众文化系列正高职称。
孙牧老师一生勤勉努力,不曾歇息,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牛,生活的磨难和职业的历练使他具有5种本领,教书能使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公文写作简明规范;采写新闻报道不用打草稿;编辑书刊增减适宜,过手便就;歌词创作,有赛必参,有奖必得。前4种本领因工作需要而练就,后一种本领则出于热爱贯穿生命的始终。可以说孙牧老师是个业余歌词作家,然而他创作的作品却是专业的水准。他数次在全国征歌大赛中获奖,让孙牧老师为此欣慰,让我们羡慕敬佩不已。
孙牧老师是个高产的词作家。他创作了千余首作品。题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歌曲形式有儿童歌曲、校园歌曲、爱情歌曲、行业歌曲和歌颂主旋律歌曲等。词风纯朴自然,优美豪放,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对时代的热情歌颂。1982年他创作的《小乌鸦爱妈妈》,获文化部1982——1986年全国少年儿童歌曲征集评选一等奖。这首歌为无数小朋友和家长喜欢,一直传唱至今,还被收入小学音乐教材和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建国以来的《100首爱国歌曲》中,为此他获得1989年辽宁省委、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成果奖。他创作的《七只小鸟》获天津‘96关心下一代全国征歌一等奖。儿童歌曲创作一直是他的最爱。2006年从单位回聘岗位离开后,他创作了60多首歌曲,儿童歌曲占了很大比重。《大骆驼》、《送别加菲猫》、《我家秋天一幅画》、《快乐小九九》、《麦苗摇篮曲》等等,每一首歌词都充满童趣,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仅2010年他就有14首新歌在《儿童歌曲》、《歌曲》等刊物上发表,这对一位年近7旬的老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奇迹。
他创作的的校园歌曲青春洋溢,充满着勃勃朝气。歌曲《同窗柳》、《青年,祖国的早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作为辽宁电台的“每周一歌”播放。90年代创作的歌颂师生情谊的歌曲《雪原上的故事》,在1996年“世纪之声”全国歌曲大赛中获艺术歌曲一等奖,而且是两万多首应征作品中的第一名。《枫叶的怀想》、《滑雪少年》、《冰上飞鸽》等作品则从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们的校外生活。1999年孙牧老师被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授予“校园歌曲优秀词作家”称号。
他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他把对母亲的爱、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祖国的爱融入他的歌词创作当中。他常说,爱是生命的动力,只有爱在心中,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他说,每次创作歌颂主旋律歌曲时,他心中都会有一个想象的情人,拟人化的写法让他写起来情感飞扬。是爱使孙牧老师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充满责任。2003年,他创作了《爱心大行动》,制作成音乐电视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成为我省第一首抗击非典的歌曲。他把《送你一束康乃馨》作为生日的祝福送给80寿辰的母亲,10年后的2010年,这首歌由著名歌唱家陈思思在台北“美丽之路”音乐会上唱响,感动了无数听众。他用歌曲的形式诠释了《蒙娜丽莎》,引得一位读者欣赏钦佩之余,还打来了“你把她写得那么美,她是谁”的问询电话。他的《天长地久紧跟着你》、《祖国,我是你腮边的一滴欢喜泪》、《关东儿女追太阳》、《吃水不忘打井人》、《天使的眼睛》、《放歌大东北》、《人生的美丽》、《听我给你唱支歌》等作品无不充满了对党和人民、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近些年行业歌曲、城市征歌活动比较活跃。孙牧老师虽然工作繁忙,但每当得知消息,他就会动笔。其实早在1986年他就开始参加各种歌曲征集活动了。他创作的队列歌曲《光荣的岗位》获公安部和中国音协共同举办“全国人民警察之歌”征集一等奖,在北京接受了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颁奖。1997年,国家海洋局和中国音协联合举办海洋征歌活动,他创作的《大海,我们相爱》,在上千首征集作品中获得两个二等奖中的第一名。2007年,词作《亲亲的蚌埠,我可爱的家》参加蚌埠市市歌征集活动,又获得二等奖,作品中他把蚌埠市的人文底蕴和现代风貌写得非常美,歌词又非常具有文学性。他创作的《诸暨姑娘》、《青春深圳》、《蔡伦竹海、文化耒阳》、《来到海口不想走》等同样写出了城市的风采,读后令人向往。有时谈到他写的应征歌曲,忍不住发问,你没去过那个城市,不了解那个行业,怎么会写得那样贴切?每次他都笑笑算作回答。显然,他在底下做足了功课。
孙牧老师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功底,会写一手漂亮的格律诗和古词,偶尔在本职工作上使用。2003至2005年,他以七律的形式对全省27位群众文化系统的先进同志进行了褒扬,让很多人为之感动。他创作了十余首朗诵诗,在各种晚会上和广播里朗诵。他担任调研部主任和《辽宁群众文化》执行主编期间,创新思维,尽心竭力,无怨无悔,甘当阶梯,为人作嫁,活跃了全省群文理论研究,培养了遍布全省的群众文化理论骨干和文学爱好者,对他的无私奉献很多人都心存感激,念念不忘。
由于孙牧老师的率性和直爽,他在事业发展上也曾遭遇挫折,也曾被误解。但是他始终坚定着自己的信念,不改对事业的忠诚。社会转型期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令许多人产生困惑,而他始终头脑清醒,并为此奔走呼号。至今想来,都还钦佩他的清醒和勇敢,钦佩他思想的前瞻性。
他始终坚持学习,每当看到美文,都会与身边的朋友一起欣赏,每当他创作一首新作,都会耐心听取意见。他那么优秀还这么谦虚令人感佩。学习使他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使他不脱离时代、脱离工作、脱离时尚。64岁时他学会了使用电脑,67岁时,学会了开车。就在今年的1月,他感觉身体不适时,还应作曲家晓丹之邀创作了儿童歌曲《智慧之星诸葛亮》,并三易其稿。这首词作成了他生命中的绝笔。虽然他那么辛劳,可他依然累并快乐着。当突然患病被确诊后,他表现了淡定,并在最后几天内,把后事做了完满的安排。他关照了所有的亲人,唯有把自己交给了令他心驰神往的大海,一身轻松地告别了人世。
孙牧老师,你让我们为之惋惜、感叹!你一生虽经历磨难,但你对生活、对事业始终充满着热爱,你用不老的童心为孩子们留下了欢乐,你用蓬勃朝气为校园留下了青春,你用真情讴歌了亲情和爱情,讴歌了祖国和人民。你的一生充实而美丽!你的歌留在了无数人的心里。你一生用心血写就的优美的词作将陪伴你的灵魂在天堂里歌唱!孙牧老师,我们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