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定森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7248211
本馆由[ BOAT ]创建于2010年07月03日

莫定森:培育良种提高复种,为浙江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0-07-03 15:27:13      发布人: BOAT

    浙江人多地少,历来是个缺粮省。30年代初有关统计材料,年缺粮不下1000万担。莫定森对粮食问题极为重视,执掌浙江省稻麦改良场场长职务后,网罗人才,施展抱负,采取当时最为先进的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对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品种改良,并取得优异成绩,30年代先后育成一批优良品种,其中水稻突出有晚粳129、130、10509;早稻302、503、504等;中稻10号;晚籼3号、9号以及适于间作双季稻栽培的早生和晚青。小麦纯系种突出的有9号、17号、933号;杂交育成的有莫字1号、105号、191号等。1935年开始,浙江省政府拨给赈灾款12万元,就浙东绍兴、诸暨、萧山、嵊县、镇海、上虞、余姚、慈溪、临海、平阳等10县设立双季稻推广区,推广双季稻品种和栽培制度共10万亩;浙西杭县、海宁、吴兴、嘉兴、长兴、海盐及浙中义乌等7县设立纯系稻实施区,推广晚稻129、130及中稻302共达5000亩,均取得显著增产,1936年纯系稻推广到10万亩,双季稻推广区除自行留种扩种外,又在武义等适于栽培的新区进行示范推广面积达7万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利用冬闲田大力扩种小麦、大麦、油菜、蚕豆、豌豆等冬季作物。杭州沦陷,浙江交通方便的大部分地区为日寇占领,莫定森主持浙江省农业改进所,跟随战时黄绍竑领导的浙江省政府坚持在浙南山区进行抗日斗争。率领编制有限的全所人员,在未被占领的各县继续推广水稻良种面积共达32.7万亩,双季稻16.97万亩,纯系小麦38.24余万亩,扩种冬季作物1085.25万亩,垦荒41.2余万亩,糯稻改籼稻82.12余万亩,估计增产粮食至少达1558.32万担,尚未计面上依靠群众和行政力量推广,按7年平均计算每年222.62万担,增产的部分,对于保证战时浙江后方军民粮食供应,增强抗战力量发挥巨大作用。因而被誉为“抗日无名英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