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我的同学王娟 柳下舟
从3月26日到现在,心里堵得慌。我对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真遗憾,这么多年,我们这么近,竟然都没有多一些时间和她一起坐坐。但我没有流过一滴泪。那天我听到传言,打电话问刘涛,听到他说是,我便迅速地挂了电话,生怕他再多说一句,打破我固执地保留在心中的那一丝幻想。我翻出你留给我们的照片,笑容还是那么温暖。
我打开电脑,看到你的治丧委员会的公告,看到老师们孩子们的文字,我终于相信,我再看不到你温暖的孤傲的羞涩的任性的笑容,再看不到你黑黑的柔柔的顺顺的飘飘的长发,再听不到你甜美的圆润的嗓音,再看不到你优雅的自信的脚步……当送文件的职员敲门进来叫我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天已经阴沉了几天,今天终于放晴了。我终于记起,今天是我们要送你上路的日子。敲下这几个字,泪水再次漫过两颊……
当年我们教室旁边就是那排梧桐掩映下的破旧琴房,但是只要你的琴声你的歌声出现,那里就是最美丽的风景……是的,你热爱艺术热爱生命,就算只是课间十分钟,你也愿意去抚琴一段或高歌一曲,你的生命从来都饱满而富于张力。
当年我们在简陋的政教处办公室熬夜办刊办报,只要有你在场,我们都不愿意离去……是的,你温暖细致,生于小邑,长于乡野,然质若金玉,性若冰雪,你不用安排,不用讲话,同学们自然井井有条。
在那个青涩的季节里,我们曾经多少次站在教学楼的阳台上,看你一袭绿衣,从校园的花台池水边姗姗而过……是的,你爱美,就算只是飘然路过,也总是会选择那些有美丽风景的地方,但是你不知道,你是我们那一届同学心里最期待的风景。
你记不记得那一期的校刊上有我的一篇文章,《城北郊寻春》,我自己兼做美术编辑,你却是文学编辑。你调笑着问我的春梦丢失在何方。编辑室的其他同学看到我们的名字,就拿我们俩的姓氏开玩笑。我们的姓氏连在一起竟然是“死亡”。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你咯咯的笑声如银铃一般……
每次当你走上舞台,或歌或舞,或吟或诵,一颦一笑,不知牵动着多少同学的目光。不是因为你的美丽,只是因为你的才情。有时候我面对现在的孩子们,我总是在想,当年的我们毕竟年轻含蓄。要是放在现在,不知会有多少尖叫多少口哨此起彼伏……
你记不记得,当年的女生宿舍楼下,是一排展览橱窗,在那个橱窗的右下角,很长一段时间,陈放的,就是你的钢笔书法作品,我记得,你书写的正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多少回我们驻足在那里,把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娟秀的字迹上赞叹。我相信,能够做你的学生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你给他们的温暖秀美的批注就足够他们作为永久幸福的珍藏。
妻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回期末考试,你考了全年级第二名。你撅着嘴对她说,这次考试是不公平的,那个考第一的同学事先得到了考题,你才是第一名。我现在还能想象得出你当年委屈的模样……是的,你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追求卓越的人,所以虽然少年坎坷,但你自强不息,出落得兰心蕙质。
到将近毕业的时候,当同学们谈及保送大学这一话题的时候,无一不言:如果本届符合保送资格的学生只有一人的话,这个人无疑应该是王娟。琴棋书画,人品文章,学识能力,在那个懵懂的岁月,你就是我们所有同学心目中的旷世才女。在你离开学校的多少年里,你一直都是老师们用来激励学生的教材。
等到参加工作,在你简陋却温馨的寝室里,我和妻一起欣赏你忧郁的自画像,欣赏你更加成熟的书法作品,听孩子们充满感情的把你从娟姐叫成娟妈,看你去日本交流,听你去南京讲课,看你一路风火、功成名就……听你离去的噩耗,妻泣不成泪恨声连连:她就知道为了工作……她为什么要自己驾车……她为什么……生命岂可以假设?唯痛而已!唯痛而已!
写未毕,声已嘶。看网上痛惜之声,哀悼之情,偶得几句,录于兹,王娟,愿你一路走好!
其一
三月无处不飞花,
绵州教苑折奇葩。
涪水滔滔放悲声,
多少学子哭娟妈!
其二
只道苍天妒芳华,
魂销香断何处家?
同事泪洒无拭处,
犹忆生前说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