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抗战诗人田间
|
田间已经故去20年了。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今天,我们更加缅怀这位在抗日战场做出杰出贡献的革命诗人。众所周知,田间是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笔走上抗日疆场的。他的抗日战士生涯同他的创作道路是同步的。
作为后生晚辈,我无幸亲睹他在炮火硝烟中英勇战斗的身影,但他在晋察冀用生命和热血写下的战斗诗篇迄今还令我振奋不已。因为这都是镌刻在历史墙壁上的真正诗句呀,它不会因为时间的风雨驳蚀而泯灭!他的抗战诗抄是一簇簇战斗的烈焰,是一阵阵激越的鼓声,是一枚枚炸响的手榴弹!它召唤人们奔向抗日的战场,英勇杀敌。诗人为民族而战,为正义而战,为真理而战。他一直高举着诗歌大众化的旗帜,因而独具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是别的诗人无法相比的。他既是战士又是鼓手,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奔走在抗战的沙场上,为我们留下那么多鼓点一般迄今还令人热血沸腾的诗篇。 他一生强调诗歌走向群众,为大众服务,他的“街头诗”(诗传单)和他创作的大部分诗歌都口语化,咏之朗朗上口,听之动人心弦。田间是英勇的战士,是有骨气的诗人。早在50年前,当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指向中国人的时候,他就这样奋起反抗:“宁折自己身骨,怎甘在刀下伏”。“宁作祖国泥土,怎甘作他人奴”。在他逝世前的1982年还告诫我们说:“诗人们啊,不应该忘记自己所站立的土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28日第七版) 作者:桑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