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931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16日

沈元院士

发布时间:2009-12-16 11:46:06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学习非常棒的年轻助教

    曹传钧老校长1943年认识沈元院士,当时他是西南联大工学院航空系的大三学生,沈元是这个系的年轻助教。当时的教授、讲师和助教分工非常明确,助教只是辅导学生功课、改作业、做实验等,所以沈元当时并不给他们上课。虽然接触不很多,但曹传钧老校长却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沈元是一名由于学习非常出色而留校的年轻助教。他印象最深的是1943年,那年沈元考上了“庚子赔款”的公款赴英留学,这种公费留学两三年才有一次,而且一个学科全国只取一人,非常难得,当时其他学校学航空工程专业毕业的听到西南联大有个沈元报了,就不敢再报这个学科。 

    科研成果突出的副教授

    1945年沈元获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曹传钧1945年清华航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6年的时候他担任助教,沈元担任副教授,从那时起他们两个就一直共事近60年。曹传钧老校长回忆,沈元在英国留学期间的科研很出色,他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当时了解跨声速飞行中的气动问题具有开创意义,受到国际空气动力学界的重视,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到清华工作后,沈元的教学、科研工作都很出色,他不光致力于理论研究,以沈元为首他们曾给清华设计了一个风洞(之后搬到北航),此风洞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大学的第一个风洞,对当时航空系的教学与科研起了重要作用。 

    与人为善的良师益友

    曹传钧老校长回忆说,沈元很能团结人,与人为善,人品很好,受到大家的拥戴。1948年,清华航空系系主任是一位美籍华人高教授。解放前夕,这位系主任离开北京到南方,之后回美国,航空系出现主任职位空缺,学校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看谁能胜任系主任。当时资格比沈元老的有3、4个老师,同辈的也还有2、3个老师,可大家都一致公推沈元当系主任。1951年,国家把厦门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三个学校的航空系合并到清华,成立航空学院,大家又一致推举沈元做院长,这与沈元与人为善的良好人品有极大的关系。

    文革期间,沈元院士曾受到很大冲击,“反动学术权威”、“航空界霸主”、“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几顶帽子都压在了沈元的头上,长时间的批斗、迫害、侮辱,沈元始终不曾说过一句失掉原则的话,从没有把责任推到别人的头上,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共产党员的气节。

    多才多艺的书画家

    沈元不仅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多才多艺。和沈元院士共事过的同志都知道他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朋友和同事去沈元院士的家时,常常会看到屋子里会挂有沈元院士自己写得字和画得画,而且大家还公认他画的花草相当好。如今,刚进北航的校东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武光老院长题、沈元院士书的“十六字”校训碑文:“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沈元院士端庄的隶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航空教育家

    1952年,8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航空学院,沈元参加组建工作并任副院长。当时正在学习苏联办教育,北航请来9个苏联专家,有院长顾问、教务长顾问和各专业的专家,带来苏联航空教育的经验。在1952年以前,清华高校的航空系大部分学的美国经验,教学计划主要参考麻省理工,所以,北航建校初期,就面临着教学上的重大改革,沈元是这项改革的领导者。为了使年轻教师们掌握新的专业课程和新的教学环节,沈元着力抓了师资培养工作。在两年之内全校的本科教学走上正轨后,沈元就抓紧科研工作的推动和组织。1958年北航就有了一些科研的辉煌成就。今天,大部分六、七十岁的老教师们(多数已退休)应该会记着几十年来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出北航几万名优秀的毕业生,贡献出这么多卓越的科技成果,这些都含有沈元这位北航教学科研领班人的心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