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沙子镇大漆村冯光国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18057245
本馆由[ jackson]创建于2011年11月03日

感恩农民英雄 今后尽力帮助恩人一家

发布时间:2011-11-03 00:21:43      发布人: jackson

贵州孩子卷入漩涡 重庆老农舍身相救

距离主城300多公里的酉阳小河村,地处渝黔交界的低谷地带,甘龙河穿流而过。小河村与对岸的贵州沿河县大漆村隔河相望,两岸居民世世代代往来频繁,友好相处。

9月8日下午4点10分,大漆村完小三年级学生——9岁的贾旭,和读五年级的姐姐贾双、同学贾小瑜放学回家。快到家时,贾旭将书包交给姐姐,与同学一起到甘龙河流经的五堆沱河坝摸鱼。在摸鱼过程中,贾旭不慎进入漩涡地带被卷走。

“救命啊!救命啊!”一旁的贾小瑜顿时着急了,大呼救命,惊动了河对岸筛完河沙正欲回家的冯光国。“那个叔叔一边跑一边脱掉脚上的筒靴,后来搞不赢了,衣服都没脱就下了水。”贾小瑜回忆。

冯光国快步冲到正在水里无力挣扎的贾旭身边,拼命将落水的旭旭推上岸,4米、3米……靠近岸边的瞬间,激流再度将两人卷入深潭,冯光国又将贾旭托起,一步步奋力走向岸边。“往河边走!”赶在激流再度涌来时,已经筋疲力尽的冯光国用背部做支撑,顶着孩子。贾旭使劲一蹬,成功爬上岸边,孩子得救了,冯光国却因在不识水性,体力完全透支的情况下,再也没能起来。

村民夜间冒雨搜寻 第二天打捞起遗体

“爸,快,快点拿根长竹竿来,大、大、大舅掉到河里了。”4点30分左右,正在家里拌猪饲料的大漆村村民贾开全听到了儿子贾龙在河边的呼叫声,赶紧跑到河边,看见水中一个人头上下晃了一下就消失了。“向儿子了解情况后,才知道那是我舅哥,我人都傻了。”贾开权回忆说,当时他脑中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事发后,两岸村民停下手中的农活,沿着河道搜寻。冯光国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似乎感动了上天,傍晚时分,雨一直下个不停,村民仍打着手电筒搜寻。由于两岸的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当晚赶往河边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凌晨时,雨越下越大,甘龙河开始涨水,此时若再下河打捞,非常危险。在小河镇政府安监人员的劝说下,很多人哭着上了岸。

9日清晨,小河镇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和群众再次来到五堆沱打捞冯光国的遗体。这一次,大家打算用当地最原始的方法“拉网刺”下河打捞。

上午9点左右,经过上百人的轮流打捞,冯光国的遗体终于被打捞上岸,两岸村民哭作一团。

村民捐钱捐物 为冯光国办后事

小河村老书记冯学钊说,冯光国的妻子没有劳动力,家里还有一个读二年级的儿子,平时全家都靠老冯替人赶马驮沙子维持,家里经济不宽裕,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老冯还未到准备棺材的年纪,家里没有准备下葬的棺材。

然而,被冯光国这种精神感动的村民冯学美得知此事,主动找到小河村二组组长冯红光,打算捐出自家棺材。小河镇商会赵世尧也找到冯红光,表示愿意提供棺材。在村民冯学礼和任启泰的带动下,村民自发捐了3000多元,表示愿意一起出钱安葬这位舍己救人的农民英雄。9日下午2点左右,在两岸乡亲和鞭炮声的送别下,冯光国被安葬在自家后面的山坡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天早上,冯光国的妻子贾玉平不慎被电草机切掉右手三根手指,被送进了医院。为此,她连丈夫下葬也没有赶上。

妻子痴呆 儿子年幼 已出嫁女儿成顶梁柱

冯光国走了,留下家里76岁的老母亲、智障的妻子及9岁的儿子冯福军,女儿叫冯金花,已经出嫁。村民冯志权说,冯光国的妻子从小因为患脑膜炎,留下了后遗症,没有独立劳动能力,平时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人安排。冯光国的儿子 — 冯福军在离家5公里的小河镇中心校上小学二年级,因路途遥远,平时住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

如今冯光国舍身救人,本就贫困的这个家一时间没了顶梁柱,贾开权说,尽管他和家人都为妹夫感到骄傲,但一家人今后的生活,却着实陷入了困境。

“没事,大舅,我爸没了,还有我在。”站在旁边的大女儿冯新花说,前晚,她与丈夫商量,如果实在过不去,两个人留一人照顾家里,另一个人就外出打工,撑起这个家,“能挣多少算多少,这个家总得维持下去。”

感恩农民英雄 今后尽力帮助恩人一家

被救孩子的父母贾权章夫妇常年在外务工,得知家里出来这个事情后,从千里之外迅速赶回老家探望恩人家属。“出事后,我们一直在给厂里请假,必须回家一趟,如果不是别人以命相救,死的就是我们的儿子,这个结果我们想都不敢想。这个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还不完,我们想带着孩子到恩人坟前鞠个躬。”30岁的贾权章说。

贾权章说,尽管目前还有当初在老家建房时欠下的债务没有还清,但今后的生活,他和妻子会尽力帮扶冯光国一家。

“为救我们的娃,把别人的命都给赔上了,这个恩情,我们咋还得起!”80多岁的贾文友是贾旭的爷爷。

老人每晚都睡不好,觉得对不起冯光国一家。“为救我们的娃,他没了性命,家人也没有为难过我们。”老人说,出事后,冯家人不仅没提过任何要求,反而连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这让家人觉得更加愧疚,“我想去恩人的坟头鞠个躬,但要过一条河、翻一座山,人老了走不动了。”

据悉,为了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当地政府正在积极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解决冯光国遗属的生产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及孩子上学的问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