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追悼会显露企业家们的精神困境
这些知名的企业家要么是商界翘楚,就是行业“大佬”,都是具有标杆意义大腕。然而,就是这么一些在外人眼里顶着耀眼光环、接受万人朝拜、风光无限美好的财富精英却要集体给自己开追悼会,难免会让人质疑《非诚勿扰2》看多了。他们写给自己的悼词也许会令普通公众期待,但不能像看杂耍一样围观。虽史玉柱说是“一时兴起”,结合社会语境,其背后倒有几分现实逻辑值得关注。企业家们给自己开追悼会只是近来企业界不平常事件的一朵浪花。
5月23日凌晨,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从自己的寓所坠楼而亡……金利斌、高庆昌、卢立强、魏东、裘祖贻、乔金岭……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经先后有9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与这些富豪自杀一样,马云闭关修炼、王石弃职游学、王功权高调私奔等也引起公众的关注与困惑。在众人眼里,他们都家财万贯、声名远扬、事业成功,一个人一辈子该拥有的基本什么都不缺了,不再像普通人那样为了买个房子而焦虑万分。就是这么一些改革开放后,商界里的弄潮儿,白手起家、披荆斩棘的企业家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曾写道:“企业家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其实,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普通人看到的是只是他们光鲜靓丽的一面,他们承受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压力却鲜为人知。中外很多企业家都患有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病:史蒂夫·乔布斯近期被爆料得了胰腺癌;安迪·格鲁夫被检查出了前列腺癌;柳传志被美尼尔综合症困扰多年;王石则被诊断出有血管瘤;张朝阳一度患有较重的心理疾病……除了他们身体、生理上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在精神上他们往往也是孤独寂寞者。
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必然要历经风雨,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成功成名之前他们有目标有追求,而当他们坐拥亿万财富之后,往往容易得抑郁症。成功之后,所谓的财富、名利、地位都不在对他们产生吸引力,更不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了。调查数据显示在离婚者中,40岁左右离婚的占据多数,其中企业家离婚率更是高得惊人,这似乎印证了财富越多,感情就越少的断言。与之成正比的是,内地的企业家们财富越多,精神也似乎越匮乏,信仰也愈缺失,俨然成为企业家们难以突破的瓶颈。
此次追悼会,史玉柱说是为了“结束过去,开始未来”,有评论者说,“这或许是企业家们为了开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实质上,这种空虚源于没有信仰,社会责任感的不足。人的真正价值或人幸福感的源泉不是来自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知名度的大小。反过来说,这些扬名立万的财富精英,无论是财富、地位、知名度都达到极致,可他们依然空虚。企业家走出精神困境,更应走出自我个体,用更宽广的视野与心胸发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拥有不同的境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世界上有很多理想远大的人,他们为民族乃至为全世界贡献者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有着崇高追求的人绝对不会空虚孤独。相反,世俗的追求太多反而会活得太累。企业家们,与其给自己开追悼会,不如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民众的幸福富足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其带来了精神满足也是千金难买,或许这是企业家们走出精神困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