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兴荣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95657317
本馆由[ MSDYL ]创建于2012年12月25日

父 爱

发布时间:2013-02-18 20:38:26      发布人: MSDYL

这个题目,永远在写作中有着较高认知率的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无论深爱或者怨恨。但是提起父爱,无论你是深爱也罢,怨恨也罢,都可以把心中那份敬仰宣扬出来。
 

    父爱如山,没有一个人会去否认,他的爱和母亲的不同,母亲的爱像涓涓的小溪,天天从你心中流过,让你感觉是那样的甘甜怡人。而父爱如同飘渺的风,时而轻柔,时而强劲,时而温煦,时而冰冷,你感觉不到他的爱是如何散发出来的,但当你感觉到了,他又瞬间换了一种姿态,让你又爱又怨,这怕就是父亲带给我们的敬畏感觉吧!

 

这种感觉从前不能深深体会,以后怕是也不能去体会了,总以为自己长大成人了,什么都懂了,那知道失去了,才知道惋惜的意义。

 

父亲,由于病痛离开了我和这个家。顷刻有感家里的那棵顶梁大树轰然倒了,除了痛苦难过和悔恨,也没有别的可以缠绕在心间了!

 

母亲和弟弟以及亲友们哭的是那么的伤心,他们不解老天何以如此残忍,让个活生生的生命瞬间与我们阴阳两隔,命运始终在捉弄着人,让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到来,有种无名的哀伤。

 

我也很难过,可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让人没有准备歇脚的份。此时我知道家庭的责任这时已向我倾斜而来,养尊处优惯了的我该如何接手,这时,就想到父母为了支撑这个家何等的不容易。

 

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让我在现实中有了深刻的例证,何况这例证是如此的不近人情,懊悔没有照顾好病中的父亲,没有当面说上一句关切的话,可这一切又如何能追悔的来。

 

父亲是一位下乡知青,返城之前已在东北磨练了贫苦而热血的青春,返城后又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干着各种劳重的体力活,可以说是操持劳累了大半辈子。父亲在我们的面前总是话不多,唯有印象的是他那双大手,那双工作着的,忙着操持家里,为亲友帮忙以及我们不听话时向我们挥舞过来的大手。

我的家本就不是个富裕的家庭,靠着父母含辛茹苦的积攒和节约才有了现在的模样。可不想由于劳累父亲倒下了,他是为了养育这个家庭,为了两双儿女能早日成个家庭,省下几个看病钱,却交出了自己的一生。虽然有他的不幸和哀痛,但实在是为了这个家,父亲才走到这一步的。在母亲的叙述中我们才得知,他为了每个家人买了保险,而他确没为自己考虑。

这难道不是一种父爱吗!为了家庭宁可让自己走到绝路,这既是他的悲哀也是我们家庭的不幸。不想在他能够享清福的时候,确依然放心不下这个不富裕的家。父爱象山一般伟岸,平时留给我们的是雄伟俊厉的形象,但他也在默默地耕耘着,用爱留给我们一个丰饶的家园。

 

现在想想作为子女的我们何尝不应该尽尽孝道,平日里就要多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关心他们的身心康健,时常和他们攀谈交流下彼此的心得和生活烦恼,还要不时的留意下各种生活医疗常识以备不时之需,想来这些画面都是那么的温馨,而如今只能把对父亲的这份孝心深埋心间了。

 

虽然这不幸已成为现实,一切悔恨都已挽救不来父亲的生命了,我们唯一可以补偿的,只有把父亲的这份爱牢牢的记在心上,善待家人,照顾好母亲,用团结与坚强重新撑起这个家,让它慢慢变得温暖壮大,让儿孙的笑脸来弥补这份缺失的爱。

 

也许,多少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是父亲给了我们命运的方向,是父亲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只有我们认真的对待生活和工作,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留给孩子们这份一生都无法回报的无私的爱!

 

仅以此文祭奠逝去的父爱,让我们都学会珍惜和感恩,在此祝愿天下的父母们都能够安康幸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