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891
本馆由[ 天堂天使]创建于2009年12月16日

刘白羽白蝴蝶之恋

发布时间:2009-12-16 09:13:21      发布人: 天堂天使

        人在中青年的时候,生命力旺盛,血气方刚,激情似火,壮志如云。及至步入老年,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对世上万事万物则更多了烛微洞察及了然人生后的沉静。刘白羽也是这样。你看他中青年时代写的《万炮震金门》,那是何等的气势;《日出》,又是何等的壮观;《长江三日》中的激情,如长江三峡中的江水一般,在读者心头激荡,至今让人不能平息;《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中献身的火热,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仍让人感到躁动不安。这些名篇,与情感、事件的超常连为一体,一同进入了文学史的画廊。在这些名篇中,你是看不到那些纤细、弱小之物的。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中,中青年的刘白羽被天空中时代风云变幻的奇色异彩所吸引,被大地上的熊熊烈焰所诱惑,还没有敏感到在这其中的个体生命的牺牲,甚至以这种牺牲为必然;还没有敏感到生命中的另一面,甚至将这另一面冠之以“多愁善感”、“小资情调”。但你看他的这一篇短文,却是截然的不同。

      作品写“春意甚浓”之时,“在鲜嫩的春草上”,一只“雪白的蝴蝶”,“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它白得像一片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这就是说,在最为美好,在最为充满生机的环境中,也会有卑微、美丽的生命无辜地死去。在过去的作品中,我们或者认为在残酷的斗争中,个体生命的牺牲天经地义;或者认为在美好的社会里,不应该再有不幸发生。刘白羽在这篇短文中却通过“一只雪白的蝴蝶”,在美好的“春意甚浓”之时,在充满生机的“鲜嫩的春草上”的不幸遭遇,对此提出了前所少有的质疑。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