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王成”的最后時刻
英雄“王成”的最后時刻
●張振川
故事影片《英雄儿女》曾使千百万中華儿女熱血沸騰。特別是我們這些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們,每次看這部電影都飽含熱淚!
1952年10月2日,在中朝聯合司令部統一號令下,我志愿軍在全線發動了秋季反擊作戰。那次反擊作戰時,我任志愿軍某團團長兼政委。在上級領導下,我組織指揮了三打“紅山包”(西場里北山)攻防67高地。
67高地是敵人開城前線右翼前沿,沙川河東岸重要支撐點。美軍陸戰第一師和南朝鮮陸戰第一團、第5海兵隊在汶山以西這個沿臨津江地帶。他們原企圖待板門店以東馬良山、高旺山方向進攻得逞,迂回到開城左側后,越過沙川河,沿開城右側進攻,奪取開城。我軍在板門店中立區以南攻占了沙川河東岸的三座山( 67高地、紅山包、86.9高地),對他們企圖迂回奪取開城是一個很大障礙。
敵人的反擊主要對准67高地。五連打退敵人反擊后,將陣地交給六連堅守。六連10月3日接防后,由于敵飛机大炮坦克的直射火力,很快將67高地原有敵人的簡易工事轟平。六連的指導員馬如林負了重傷,還有一部分同志傷亡。副指導員趙先友同志及時看出了問題。他主動找連長李才商量,并建議:因為敵人火力太強,山上又沒有堅固工事,陣地上應少放人,把連主力放在青山包下邊的屯兵洞內,必要時再往陣地上增人。同時,趙先友主動要求自己帶一個加強班堅守67高地,要連長帶連主力在屯兵洞到時支援山上戰斗。
營長王守忠同志把這個意見向我報告,我認為很好。同時,我告訴王守忠,要四、五連准備支援六連山上的戰斗,要注意保持六連在67高地上的戰斗力。万一67高地失守,准備反擊!同時我又馬上告訴一營張善交營長也要准備支援二、三營的戰斗。并對通信股長曾文秀說,要集中全團的報話机,保証67高地与其連主力及營、團指揮所的通訊聯絡。實戰中,通信股曾五次向67高地送去報話机,保障了通信聯絡的暢通。
67高地不足一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7公尺,趙先友同志的加強班,從3日到5 日頑強堅守在67高地上。敵人拼命要奪回去。三晝夜中,敵人實施了29次瘋狂反扑。
戰斗進行到第三天,我軍陣地上只剩下4個人,副指導員趙先友、通信員劉順武、戰士李富、王桂印。當時派去增援的一個班,因敵炮封鎖都傷亡在路上了。那天一大早,先是敵重型 B29轟炸机把重磅炸彈傾瀉在我67高地上,爾后是美軍的 F86戰斗机用机關炮對我守軍射擊,還拋下大批凝固汽油彈。接著美陸戰第一師部署在中立區邊上的數個炮兵群上百門大炮,向我小小的67高地傾瀉了數万發炮彈,炸彈、凝固汽油彈使我陣地變成一片火海。67高地堅守防御戰,在朝鮮戰場上,創下了單位火力密度的紀錄。
到了上午11時20分,趙先友這位雙目失明、腿受傷的指揮員仍指揮著三個戰斗員,通信員劉順武代替他的眼睛,看到敵人情況向他匯報,又作他的腿,連攙帶背使他能運動,最后李富、王桂印兩位同志也犧牲了。這時只剩下5次負傷、雙目失明的指揮員趙先友和一個小通信員劉順武。他們倆用衝鋒槍手榴彈和蜂擁衝上來的敵人拼命。敵人像潮水一样用上阵地,在这紧急时刻,赵先友他們用嘶啞的聲音用步話机不时呼叫團指揮所說:“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
當時,我們指揮所內,緊張极啦!我听到趙先友他們的呼叫,我們的同志還在陣地上,我怎能下令大炮向自己陣地射擊呢!趙先友為了胜利向我開炮的英雄气概,使我這個老兵內心受到很大震撼。就在這時,我隐约看到赵先友和刘顺武在一片火海中与敌人拼杀的身影。不久我听到在六連隱蔽部方向響起一陣激烈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爾后就沉寂了。
此时,我心情激动不已,我轉過臉馬上對炮兵群陳世勛群長說:“老陳!開炮打!”我軍大炮應趙先友他們的呼叫,成吨的炮彈,用急速射壓向敵人。
我反击小分队更勇猛地冲上阵地,一阵短兵相接后,敌人溃退,我军收复了阵地。我们小分队反上阵地后,发现赵先友同志和刘顺武同志已经牺牲了,但他们双手仍紧握着冲锋抢,面前倒着20多具敌人的尸体。
2000年抗美援朝50周年紀念日,在中央電視台播放的“最可愛的人”節目中,敬一丹播音員很帶感情地講述了“向我開炮”的志愿軍兩位英雄的事跡,其中一個就是我團的趙先友同志,另一個是某團無線電報話班的班長于樹昌同志。我与赵先友烈士的战友关景春(曾在赵先友烈士的指挥下一起守卫67高地,也是67高地战斗一等功荣立者之一。因负伤被替换下阵地,在赵先友牺牲后带伤参加了反击分队。)及余树昌烈士的营长和23军一位副师长都参加了节目。我们在节目现场讲述了当时战场上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赵先友和余树昌两位英雄的事迹,现场观众都感动的流下了热泪。
同年10月,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的活动中,我与当年赵先友的战友王志才(时任志愿军582团5连副连长,67高地战斗二等功荣立者。与赵先友烈士是同村人、同时入伍、同一个营的战友)曾在《中央电视台的军事报道节目》播出的“王成的原型赵先友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代在同一个连队战斗过的故事中”,讲述了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
為發揚光榮傳統,宣傳英雄事跡,1991年軍里批准在趙先友所在團營區辦公樓前立一個“王成式的戰斗英雄趙先友”的英雄塑像。請作家巴金同志題字,因開城前線作戰胜利后,作家巴金來到我團采訪趙先友等同志的英雄事跡。巴金以在朝鮮戰場采訪的眾多英雄事跡為素材,寫出小說《團圓》,后又改編成電影《英雄儿女》。
為此,我和李真政委(1960年曾在65军任政委)給巴老寫了信。巴老欣然提筆寫下:“王成式的戰斗英雄——— 特等功臣趙先友巴金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巴老想得很細,他寫了一份橫的,又寫了一份豎的,供我們選用。
张振川:解放军高级军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振川担任19兵团65军194师582团团长兼政委。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94师师长、65军副军长、代军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曾当选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休后,撰写出版了《鏖战疆场》、《鏖战疆场余墨》、《鏖战疆场续闻》等三部回忆录,约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