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张素英的艺术人生
她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既继承了前辈琴师的风格技巧,又广泛学习借鉴了其他中西乐器的演奏艺术,博采众长,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张素英在多年舞台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还致力于京胡演奏理论方面的研究。
1986年在上海秋季名家演奏会上,她发表过题为《京胡演奏技术初探》的学术论文。
1987年在《戏剧报》杂志发表了《谈京胡演奏》的学术文章(台湾《国剧月刊》159期已转载)。她在这篇文章里谈到京胡演奏中"功夫","音准","音色","韵味","独奏所得","继承发展"六个方面的见解。当时的编辑安志强同志看后说:"这文章里谈的都是干货。"我前几天重读此文,认为对于从事京胡演奏者来讲,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具有指导意义。
她在1993年至1995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在"空中舞台"节目中担任《京胡演奏知识系列讲座》主讲人(共三部分约40余讲),受到各省市及港澳台各地区听众的欢迎和专业研究者的学习和借鉴。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黄金大戏院》栏目,多次邀请她向听众介绍京胡演奏技术技巧方面的突破。
1994年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节目两次请她进行了京胡独奏和伴奏的常识讲座。
1997年11月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张素英京胡教程》录像带(共5个小时),现已出了VCD光盘。这是我国第一部京胡专业的音像教材,已在国内外发行。
1999年初由作曲家吴华和张素英合著的《京胡音乐教程》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并附有录音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