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芳流远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6039280
本馆由[ 桃源翁 ]创建于2020年03月28日

娃娃亲牵起六十年不了情 --------作者:胡饶红

发布时间:2020-03-29 17:02:55      发布人: 桃源翁


    父亲母亲是在十岁那年定下的娃娃亲,可是我见证下的这桩父母包办的婚姻

却没有争吵,没有隔阂,更没有冷漠;有的只是互敬互谅,相濡以沫,母亲临走

时紧紧拽住父亲的那份不舍便足以证明。

    六十年前,因为母亲的二姐我的二姨嫁到了父亲所在的小镇上,便撮合了这段

姻缘。两家大人只是合了一下父母亲的生辰八字便定下了这门亲事。选好日子,

父亲便要去母亲家相亲了。爷爷找来小镇上有名的老先生帮父亲整理行头。父亲

穿上母亲家送来的蓝色笔矶长褂,脚穿奶奶做的新布鞋,头上戴着一顶借来的黑

色礼帽,鼻梁上架一副墨镜,还装模做样地在胸前的口袋上插了一支钢笔笔帽(

因为家里只能找到笔帽),而更为搞笑的是手上还拄着一根当时很时兴的文明棍

(当然也是借的),那文明棍都差不多有父亲那么高呢。十岁点大的人居然装起

先生的模样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就这样,父亲由二姨父领着来到了母亲家。

    刚进村口,便有许多人跑出来看热闹,嚷嚷着“王家的新女婿可真俊呢”,

父亲听了更是神气十足,大摇大摆地进了屋。当时屋里人很多,母亲家的亲戚呀

邻居呀都来了,其中有好几个十来岁的女孩子,父亲辨不清哪个是母亲,只听得

有人喊了一句“红毛(母亲的小名)快过来”,便有一个女孩子飞也似的跑出了

屋外,大家哄地大笑起来,说“小妮子居然怕羞呢”,父亲便也知道那人就是自

己相亲的对象了。接下来父亲便像贵宾似地被招待着。父亲说直到吃饭的时候才

摘下那个墨镜呢,那一刻别提多舒服了,因为墨镜太大,老担心它会掉下来,而

且戴着它也辨不清人。吃过午饭直到父亲离开,母亲也没有再露面。父亲这就算

相完亲,打道回府了。

    不幸的是外公外婆在母亲十三、四岁的时候相继离开了人世,母亲家本就人

丁稀少(那时二姨也去世了,家里唯一的亲人——母亲的大姐也远嫁他乡),无

可依靠,便来到了父亲家。也算是童养媳吧,直到他们二十岁那年爷爷奶奶才给

他们完婚。

    那年头,经济本来就紧张,再加上家境贫困、人口多,作为长子父母亲为了

这个家操劳不少。母亲忙里忙外,帮着带大了几个小叔子,接着我们兄弟姐妹五

个又轮番来到这个世上,母亲的辛劳自不必言说。母亲从小体质就弱,可除非是

实在撑不住了,否则小病小痛母亲都是忍着,从不会耽误一下手上的工夫。对母

亲的任劳任怨父亲心知肚明,他深知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又怜惜母亲悲惨

的身世,所以对母亲非常体贴,没有大声吼过母亲一句,有时母亲发几句牢骚父

亲也只是笑嘻嘻的,而且总是说笑话逗母亲开心,大男子主义在父亲身上找不到

一丝痕迹。就这样他们一起走过了整整六十年的平淡岁月。

    母亲在弥留之际,喊得最多的就是父亲的名字,她总是紧紧地拽住父亲的手

,生怕父亲从她身边溜走似的。而父亲也只要一空下来便会坐在母亲的床边,或

默默地握住母亲的手,或俯在母亲枕边摩梭着。从小到大,父母亲在我们面前从

没有过任何亲昵的举止,即便是牵手他们也不会,可这一刻,看着父母亲抱头相

拥,却没有任何的言语,我们的心便像针扎似的疼痛,父母亲那依依不舍的情意

任是上天看了也会感动得涕泗横流啊。

    六十年前相亲的那一幕往事,父亲是在母亲已昏迷、人事不知的时候坐在母

亲床边讲给我们听的,往事的一幕幕逐渐浮现在父亲的脑海,父亲完全沉浸在六

十年前的那段岁月里,而此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母亲那毫无知觉的脸竟然也洋

溢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因为病痛而一直紧锁的眉头也稍稍舒展开来,难道母

亲也沉浸在那段无知而又幸福的岁月,回想着那一段娃娃亲牵起的居然是这六十

年未了的情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