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甫烈士简介
魏哲甫(1907—1931)元氏县党组织创建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共元氏县委书记。
魏哲甫,原名魏儒玉。1907年生于元氏县城内中街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父辈兄弟三人。其父魏芳春排行老大,是元氏城内的知名人士,曾在县衙门当过钱粮师爷。其母虽不是大户之女但也略识文字,温和善良,精明能干。魏哲甫亦有兄弟姐妹七人,他是次子。同父异母的大哥接替其父在县衙管钱粮。此时,家境殷实,全家20多口人,80余亩地,两头骡子,雇用两个长工,城内拥有一处“谦益斋”杂货铺。优厚的家庭经济,为少年时代的魏哲甫提供了宽裕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亲看他天资聪明,视为掌上明珠,决心供他读书,将来振兴农业,光宗耀祖。
魏哲甫7岁入中街“楼堂小学”读书。上高小时,入了公学。老师是一位关心国事的青年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想活跃。受老师的影响,魏哲甫立志报考师范学校,决心当一名教师,走教育救国的道路。1921年,元氏师范讲习所开始正式招生。魏哲甫考入元氏师范讲习所。1924年初,为了反对元氏县教育局对学生的政治高压政策,魏哲甫等人组织师范讲习所的第一期学生和教育界的激进力量相结合,掀起了反对教育局长齐心斋的斗争,结果把齐心斋赶下了台,由激进派代表王新野担任了教育局长。不久,魏哲甫从师范讲习所毕业,被分配到东关小学当教师,当时年仅16岁。
同年春季,好友姜宪周(即姜纪五)在保定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暑假回乡,向魏哲甫讲述了保定的革命形势,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前途……,并把《响导》、《北方红旗》、《共产主义ABC》等书刊送给魏哲甫看。此时,魏哲甫的心扉完全被新思想、新知识打开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些革命理论,在学校看,拿到家中看。以至被“望儿光宗耀祖”的老父亲发现,狠狠地教训他,骂他将来要吃亏,以至焚毁书刊,但他还是不停地读。当年暑假,姜宪周发展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姜宪周、王越荫、王启明5个人,建立了元氏县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
入团后,为了表示革命的决心,魏哲甫将名字“儒玉”改为带有苏联色彩的“哲甫”二字,意为仿效苏联走十月革命的路。暑假过后,姜纪五离家返校,只剩下魏哲甫和魏端方俩人。他们找到元氏师范讲习所第一期的同学,推荐进步书刊,传播十月革命的消息。很快就有陈聘之、魏儒略、么泽南、柳风鸣等一批进步青年团结在魏哲甫周围,他们到师范讲习所在校学生中活动,秘密宣传十月革命的真理,讲中国有了救星,有了希望,鼓励学生们冲出书斋,到社会中去。在魏哲甫的影响下,师范讲习所第二期学生在学校建立了“学生自治会”,组织了“读书会”,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活动。时值军阀老板将食盐价格提高到三个铜板一小盅,并限量购买。盐商的勒索行为引起了城乡百姓的强烈不满。在魏哲甫的领导下,元氏师范讲习所学生自治会组织学生进行了砸盐店斗争。数十名学生涌进盐店与老板说理,老板态度蛮横,斥责学生多管闲事,于是学生砸了盐店的秤杆,拉走了食盐,逼迫老板降了盐价,取消了限量购买的规定。砸盐店斗争赢得了百姓的支持,斗争的胜利鼓舞了师范讲习所的学生们和魏哲甫等人。
1925年5月30日,日、英帝国主义在上海残杀中国工人学生的恶行,通过“快邮代电”传到了元氏,在县教育局办公室内看到“代电”内容的魏哲甫,决意发动教员和学生,在元氏县开展“沪案后援运动”。首先他串联了部分师范讲习所第一期毕业的学员在县教育局召开了“沪案后援会”成立会议。会议在充满爱国国主义怒斥帝国主义列强的气氛中召开。与会人员一致推选魏哲甫为元氏县“沪案后援会”会和工。为了取得官方的支持,由魏哲甫提名教育局长王聘三为名誉会长,会议还决定在集日召开大会,游行示威,声援“五卅”运动。
6月20日,适逢元氏城内集日。1300多名师生参加集会游行。魏哲甫担任大会主席和游行总指挥,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沿中山大街行进,宣传员在街口讲演,沿途把许多赶集的老百姓吸引进了游行队伍。会后,“沪案后援会”又组成若干个宣传小组分赴元氏各大集镇进行宣传,使“五卅”后援运动很快波及到了全县。这次运动点燃了元氏县革命的星星之火,锻炼了一批进步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为元氏县的建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准备了条件。
1925年9月,魏哲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元氏县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支部书记,负责团组织的发展和青年工作。不久,他又各姜纪五一道,在元氏建立了“小学教师联合会”、“励进社”、“互济会”等党团外围组织,吸收和组织进步知识分子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在师范讲习所第三期学生中组织了“读书会”,把“新青年”、“语丝”、“独秀文存”、“鲁迅文存”等推荐给“读书会”,先后发展了吴锡彤、刘天玉入党,董占元、张宝山、魏荫南、陈群成等人入团,建立了元氏县第一个基层团支部——元氏师范讲习所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
1927年中共元氏县委成立,任县委书记。1928年组织领导了元氏县的“反八厘公债”斗争。1929年2月,魏哲甫被调到中共正定中心县委任组织部长。不久,正定中心县委与中共石家庄中心市委合并,魏哲甫担任中心市委组织部长。7月,石家庄中心市委遭破坏,潜回元氏隐蔽。1930年秋与省委取得联系,赴天津接受省委指示,在旅馆等待时被捕,押于天津第三监狱。与敌人进行了机智顽强的斗争,使敌人一无所获。年底出狱后未回家,即接受党的派遣去青岛做地下工作,任山东省委秘书处文书主任兼做交通工作。由于叛徒出卖,1931年4月14日在青岛被捕,在敌人严刑审讯下坚守党的机密,视死如归。同年8月19日,被山东军阀韩复榘在济南杀害,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