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阳光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14490827
本馆由[ shengcb]创建于2010年12月27日

我的母亲(20250308)

发布时间:2025-03-09 15:24:17      发布人: shengcb

三八节之际,我想起了母亲,尽管她已经离开我们整整20年。她沉寂于马鞍山市区东部独山墓园,每年的清明、冬至和除夕,我都与会妻子带着孩子前去拜祭。每次站在坟前,我总会轻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来看你们了。”离开时,我也会说一句:“爸爸妈妈,我走了。”有时,我会让家人先下山,独自留下,蹲在坟前,平静地跟母亲说说话,唠唠嗑,一如母亲还活着。那一刻,我仿佛感到母亲拉着我的手,摩挲着我的头发,温暖依旧。  “不要在我的坟前哭泣。”这是母亲生前对我说过的话。她曾告诉我:“儿啊,你是我的骄傲。你对我孝顺,妈已经知足了。我一生养育了13个孩子,最终成活你们姐弟5个。你最小,也是最优秀的,妈从未后悔生你养你。” 母亲的一生,如同世间一粒尘埃,轻如鸿毛。她与千千万万个苦命的农村妇女一样,默默无闻。命运多舛的她,没有自己,一切的价值寄托于儿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人民公社的工分是家族生计的唯一来源,又有几家能真正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读《活着》时,我总会几度泪流满面。我哭的不是自己,我是哭我的母亲。她年少时没有读书的机会,晚年又疾病缠身,儿时失去一只眼睛,暮年饱受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和关节炎的折磨。这就是我一生中最慈的母,最亲的娘。 小时候家里穷,为了2块钱的书本费,母亲四处找人借钱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对于我的学业,母亲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执着的信念。妈妈常说:“养儿不读书,赛于养头猪。”妈妈虽是文盲,但每次我领回来的新书,她都会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轻轻抚摸,再放鼻子前闻一闻,然后对我说:“儿啊,这书真香!好好念,将来要一笔滔滔,能写能说,不受人欺负,让妈开心。”有时,她还会拿过我的作业本,夸赞道:“这字写得漂亮。”现在想来,我仍会鼻子酸酸的,一个字不识的人,何以知道我字写得漂亮来?不过是给我鼓励,激发我罢了。她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副扛过无数重担的肩膀,还有一颗比泥土更朴实的心,硬生生在贫瘠的土地上为我托举起一片读书的天空。 至今仍记得母亲受到委屈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牙齿紧咬的情形。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拧紧我的小手,默默看着我,什么话也不说。我难过而无助地仰望着母亲脸,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发誓一定要报复那些欺负她的人。 尽管家里穷,但母亲的善良却在我心里深深扎根。记得小时候,一个寒冷的腊月,母亲在家里掸尘,午餐我们是草草地将就了一顿。下午,一个铲菜刀磨剪子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来到我家门口。只见他驼腰弓背,不停用胸口的围布擦拭着流出来的青鼻涕。看得出来,老人疲倦而饥饿。母亲说:“在我家吃一口饭吧。”“谢谢大嫂,给你们添麻烦了。”老人点头作揖,脸上流露出惊异与感激。母亲迎老人进屋,让他到大桌子边坐下。随后剩来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从碗柜里端来一盘我们没有动过的酒糟煮鱼冻给他。我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非常惊诧于母亲没有将我们吃了一半的鱼冻子端给他吃。事后,母亲告诉我:“自己吃剩下的东西,只能自己吃,不能给外人吃,这是规矩。”  如今我也老了,为人父,为人祖父。我常常自省:“在做人方面,我不如母亲;在做事方面,我不如儿子。”那个在油灯下缝补衣裳、在地头弯腰劳作、在风雨中蹒跚送饭的身影,早已站成了一座崇高的丰碑。她将自己的生命活成了一束光,而我一生都在这束光下前行。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