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女研究生自杀引热议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南方日报讯(记者/谢庆裕实习生/高巍)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在该校学生宿舍的厕所内,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近日,这个事件经网帖披露后迅速引发网民关注。随着该帖疯传以及涉事多方经媒体报道进入网友视野,网民对事件关注持续升温的同时,也逐渐将焦点转到“贫困大学生”之上,更有许多网民呼吁,不但学校、整个社会都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的关注”。
根据网帖的描述,11月26日早上,杨元元在学校某研究生宿舍的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该帖称,杨元元6岁丧父,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漂泊度日。本科毕业后,她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的海商法公费研究生。自报到之日,就带着母亲一起来校,想一边读书一边继续照顾母亲。因家境贫困且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租房不易,元元和母亲暂时挤在宿舍的小床上将就度日。
该发帖人还称,学校和元元多次谈话后,校方坚持要求元元母亲搬出宿舍,并对其恶言相加,同时还对元元施加压力,使得“元元的精神彻底崩溃绝望”,最终在26日清晨选择自尽。
帖子发出后被疯狂转载,引发网友对学校对待杨元元母女做法的讨伐。不久,上海海事大学宣传部在官方网站连夜挂出情况说明,披露了当日杨元元自杀的情况,也承认“今年9月12日入学报到后,杨元元母亲一直与其住同一寝室。学校管理人员发现后,劝说其母不要留宿学生宿舍,11月24日,杨母在学校外自租住房”。
但对驱赶杨母的说法,校方否认,“学校一直在劝说其母不要留宿学生宿舍,也考虑到地处偏僻,学校主动为其租房提供帮助。后来,学校帮她们找到了附近海事小区的一处出租房”。据校方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学校也为杨元元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发放每月三四百元的生活补助,间接补贴其租房费用。
暨南大学社科教授、高教中心主任马秋枫认为,这件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缺失,“如何在教育上、管理上更加人性化,尤其是对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所有的高校都应有所反思。
统筹:张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