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天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95547239
本馆由[ 毛毛 ]创建于2024年03月31日

回忆有天哥往事之一----张大中

发布时间:2010-12-19 13:58:09      发布人: 毛毛

  《斯大林文化宫》俄译汉出版书的前前后后

   ——回忆有天哥往事之一

张大中

  我保存了一本《斯大林文化宫》俄译汉出版书,它是苏联作家高尔巴契夫和幽尔格斯合著、我的大哥张有天翻译并于1952年由上海正风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6页。这是我大哥俄译汉正式出版的处女作,当时他才刚满18岁。

  依稀记得那是1951年的夏天,南京天气特别炎热。当时我已经快3岁半,正是顽皮不懂事的幼儿。大哥第一次从东北回南京度暑假,我高兴极了,整天吵着嚷着要他带我去玩,但总是使我失望。整个暑假,大哥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不停地翻书,看啊、写啊┉。当时家里唯一的一张方桌几乎完全被他占用了,上面总是堆满了书本、纸笔、橡皮、墨水等。听大奶说,我当时喜欢在地板上爬来爬去,常常爬到桌肚底下去捞大哥的脚心痒痒,但大哥仿佛没有感觉似的,一直在忙他的功课。我当时对大哥的不怕痒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长大才知道,原来大哥当时正全神贯注进行他的翻译处女作 ~《斯大林文化宫》。

  关于《斯大林文化宫》一书的来龙去脉,我直到1975年才稍知一二。那是1975年春节期间,由于父亲当时尚未平反,因此都是我代替父亲走亲访友。一天,我到父亲的好友吕伯伯家拜年。闲谈时,我问起《斯大林文化宫》一事,吕伯伯显得有些尴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出其中原由:

  “那是1950年夏秋的一个晚上,吃过晚饭不久,你父亲到我家拜访。我们大家都为安中(有天哥的别名)考上大学而高兴,家里人纷纷向你父亲表示祝贺。可是你父亲却一脸忧愁,几次欲言又止。经我们再三询问,你父亲直到临走时才吞吞吐吐向我提出借40万元(吕伯伯解释说解放初期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相当于第二套1953年版人民币1元)给安中作上大学的路费。唉┉”。吕伯伯长叹了一口气,“┉说来惭愧,虽然我知道你父亲极要面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开口借钱的,但我当时考虑到你家太穷,根本无力偿还。如果把钱借给你父亲就等于把钱抛进大海 ~ 有去无回。但我们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实在抹不开情面。我只好拿出一张10万元钱递给你父亲,对他说:‘┉实在对不起,我现在手头也不宽余,一时也拿不出这么多。这样吧,这10万元钱就算我送给安中的上大学路费,不用还了。’但你父亲没有接钱,也没有说话,转身就走了。唉┉” 吕伯伯又长叹了一口气,然后陷入沉默之中。

  “后来呢?”我忍不住问。

  “后来?”吕伯伯接着往下说到,“那一晚,我失眠了。我后悔不该对老友那样绝情。第二天天还未亮我就早早起床,拿了40万元钱步行到你家。在你家,我直接对你哥说:‘这40万元钱是借给你上大学用的,但你别指望让你父亲帮你偿还,你必须自己争钱还我。至于怎么争,我会为你创造机会的。’┉那时出版社恰好有好几篇文章约稿翻译,我就挑选了其中篇幅适中又比较通俗的俄文版《斯大林文化宫》让你哥试着翻译。没想到,你哥利用大学一年级暑假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翻译,而且错误极少。真是难得的人才。”

  这事后来我又询问了父亲。父亲告诉我,翻译稿费一共100多万元,偿还吕伯伯后,你大哥把剩余的大部分钱补贴家用,真是太难为他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到北京出差,顺路到大哥家看望兄嫂。闲谈间,我又问起翻译《斯大林文化宫》之后有没有再翻译其他书籍。大哥告诉我,吕伯伯后来确实又挑选过好几本俄文书请他翻译,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大哥说:“翻译《斯大林文化宫》化费了我近一个月时间,实在是划不来。如果不是受经济所迫,我是不会去干的。”

  这就是我的大哥,他之所以能为国家做出重大成就,就是因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祖国的水利事业。

  2008-2-2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