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叟车敏瞧
车敏瞧将军喜书法,以隶书名世,独创风格。凡书,铜划铁勾,横竖间入断续之笔,飞白连绵,欲断未断,奇兀斑驳,古拙生动。尤喜书十二生肖字,一字一斗方,肖形而运笔,生趣盎然。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又称太原国民师范学校,简称国民师范,又简称国师。始建于1919年6月,阎锡山创办。1929年,车敏瞧将军由家乡步行千里赴太原,以优异成绩考入国民师范。将军言:“国民师范是革命的摇篮。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李雪峰、王世英等均由此走向革命。”
车敏瞧将军年轻时热血新潮。1935年,将军于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赴上海,学习研究世界语和新文字,并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时,将军勇立潮头,激扬文字,主编拉丁化新文字刊物《我们的世界》,并编译出版新文字读物《我们的出路》《穷人的朋友》等书籍。
抗美援朝时期,车敏瞧将军任志愿军第十五军政治部主任。上甘岭战斗一结束,将军即组织师以上干部集中半月余,汇报基层英雄事迹,总结基层战斗经验,人人讲故事,人人谈体会,遂有黄继光、邱少云等全国著名战斗英雄名播四海。
车敏瞧将军言,《上甘岭》电影中“一个苹果的故事”并非虚构,确有其事。第十五军一三五团七连坚守坑道,断水七日。某日,运输员刘明生于运弹药途中捡一苹果,甚喜。进坑道交连长张计法,张连长接之,不忍食,见步话机员李新民口干舌燥,曰:“你们几个人分吃吧!”李新民接苹果亦不忍食,交伤员蓝发保;蓝发保断双腿,坐起接苹果,嗅嗅,亦不忍食,交回连长。张连长无奈,只得自己先咬一小口,然后命令每人轮流咬一口。其时,坑道计八人,一个苹果转两圈,方尽。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车敏瞧将军调任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任党委书记。将军言,其时,解放军共有四所军医大学:长春的第一军医大学;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西安的第三军医大学;重庆的第四军医大学。
1958年,车敏瞧将军转业地方,任北京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将军言,其时,北京中医研究院需要一位领导干部,组织上选中了将军。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将军召其谈话,先传达毛主席指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将军曰,我不懂医,更不懂中医。陈锡联曰:“又不叫你当医生,做党的工作嘛!”将军告余,那时党叫干啥就干啥,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转业了。将军于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五年。
1963年,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归地方,改名为吉林医科大学。其时,第一军医大学教职员工思想不通,闹腾不休。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的吴德为此专程赴北京,请车敏瞧将军回吉林工作。故此,将军调任吉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上任后,将军以现身说法做工作,无有不服者,此事遂平。
“文革”中,车敏瞧将军首当其冲被打倒,为吉林走资派之重点人物。将军挨批被斗,惨遭迫害,并被造反派打断腰骨及肋骨五根。1977年,将军有《平反》诗叙其事云:
辩才何须折五骨,
酷令老身喷气飞,
春来晓镜明秋水,
愿将余热尽放辉。
敏瞧将军晚年自号“铁叟”,其意为有志者事竟成,钢铁意志为成功之本。将军告余:“我这个人就这样,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就铁下心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