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忘记——纪念父亲诞辰90周年
今天是亲爱的爸爸诞辰90周年的日子,我们全家都来到父母天堂纪念馆给爸爸献花,我送给爸爸生日蛋糕,爸爸喜欢的乐器二胡,妈妈喜欢的电子琴,礼包、鲜花盆景;我姑娘给外公外婆送上了香、烛、冰激凌;特别是我先生破例上网,给岳父大人献花;我小弟弟昨天晚上就先上了献花。可敬可爱的爸爸,您看见了吗?您高兴吗?今后你可以和妈妈乐器合奏开音乐会了!
我爸爸谭龙,曾用名谭延华,生于1922年6月27日,湖南攸县人。少年读私塾,好学聪慧。
16岁那年,在军工厂当总工程师的表哥回乡探亲,选中了两少年带出乡村,并为其取名为谭龙谭虎,我父亲有幸选中,因稍大此后改名为谭龙。从此离开家人,独立闯世界,之后当过法官,教师等等。在武汉江汉区当教师与妈妈同校相识相交相恋,50年结婚生有一女二子。
50年代初,父亲考入武汉大学学习经济,毕业后从事财税工作,一直在硚口财政局工作。
我怎能忘记:1958年母亲被打成极右,当时小弟才11个月,如果承认错误可以留校,年轻的母亲坚持自己观点,被开除公职下放到沙洋农场改造。大祸来临我们幸福之家,深明大义的父亲理解母亲,不离不弃,与外婆承担了家庭的一切,包括带养侄儿。父亲把爱全给了母亲和我们,一人辛苦劳作默默地奉献着。
我怎能忘记:1963年因我舅舅病逝和母亲在沙洋农场表现突出,申请提前回汉获批。回汉在硚口财政局家属工厂工作,父亲继续任劳任怨承担家庭一切,除了洗衣做卫生由外婆操持以外。
我怎能忘记:父亲对工作兢兢业业,从不谋私利。记得我10多岁的一天清早父亲带着我去码头收税,那时财税没有分家,管的范围很广,父亲不会骑车都是步行,他总是马不停蹄地奔波,不辞幸劳地干好每一件事。1965年评工资,父亲主动让给了困难的同事,没有想到那竟成为父亲最后一次晋升工资的机会。当别人有求帮助办事时,父亲都尽力相助,别人答谢的礼物从来不收。一次答谢父亲的人把礼物送到我家,我外婆说不出此人姓名,我父亲反复询问来人特征,过了几天带着我,终于把礼物退还回去了,此情此景早已烙在我的脑海,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并且影响着我一生做事待人。
我怎能忘记:父亲对人真诚善良,和蔼可亲,生活计划得井井有条。父亲从不向人借钱,但是他却关心照顾着左领右舍。记得那时每每放学回家,看见多了几位邻居,就知道是父亲发工资的日子,等父亲回家,就像大款样把钱借给他们。
父亲是深明大义有担当的好丈夫;是孝敬能干的好女婿;是无所不能的好爸爸。我妈妈是很有福气的女人,有爸爸的呵护,不进厨房,不管家事,60多岁还不会买菜做饭,爸爸总是按部就班地把一切安排到位。外婆的儿媳在生小孩时大出血去世,表哥一直在我家长大,我爸爸体谅外婆的难处,就当多养了一个儿子一样,这是怎样地在孝敬老人呀?是多么不易的事呀!我三岁父亲送我上全区最好的幼儿园;读最好的小学。没有妈妈在家的几年,我们生活却不缺少爱,爸爸给我扎辫子,给我们洗完脚,一个个抱到方桌上坐着,等他一一来剪手脚趾甲,每天给我们一毛钱二两粮票过早,为我们去开家长会,带我们去春游,为我们办游泳证,买口琴,在我心中爸爸就是我的偶像,是无所不能的神!
我怎能忘记:父亲教子有方。1968年到金口“五七”干校。他临走把家里的生活费交给我,让我管理,叮嘱我记好账。15岁的我很荣幸地接受任务,干得很好,记得那时连一分钱的葱都记在账上,每月父亲回家看到我一分不差的账本和剩余的钱,喜悦洋溢在脸上。我得到锻炼更自信!现在想来那段时光是多么难忘而美好呀,留下的是永远闪光的精神财富!
我更不能忘记:1970年------1974年到这一段最凄苦的日子。因妈妈是右派,1969年又要举家下放到农村,我可敬的外婆只这一个女儿,也被迫随女儿下放,我正初中毕业,当时新政策15%的毕业生可以读高中,我被老师同学选为上高中生,可是我知道政治审查右派的女儿是过不了关的,只有忍疼把名额主动让出去了。我坚决要随校当知青,还想带着大弟一起,因大弟刚读初一,几经周折没有办成,最后外婆,妈妈,两弟一起下放到农村。1970年初我随校下放到阳新,爸爸随后去安陆干校。一家妻离子散分为三处,武汉房子没收没有了。面对妻离子散的局面,父亲照样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家庭生活。最宁我难以忘怀的是爸爸先到我下放的地方考察,了解白沙区离武汉最近,而且就这里有电没有及血虫,我就要求去了这里。爸爸为我准备行装,特别让我带上灯泡,我们晚上装上灯泡的欢喜情景至今让我感动!
在这凄苦的日子里,最辛苦的人还是爸爸。我们在他的呵护下都收获许多的温情。爸爸每月寄40元给妈妈,寄5元给我,他手中所剩仅10多元。当时我们下放的农村还是以物换物的时代,我每月有5元钱已经很富有了。妈妈也像个富婆,有钱好办事,妈妈在农村没有吃什么亏,她是高度近视眼,加上她去了三个月就能够讲一口当地话,当地农民也不知道右派是什么,几乎没让她干什么农活,只是两弟都没有读高中是很大的损失,大弟14岁干农活吃了不少苦。70岁的外婆和爸爸一样一心扑在家务上,每到过年我和爸爸都到妈妈那里团聚,这是最温馨的时候,记得爸爸每次都带来好多东西,过年我们照旧热热闹闹,一年除夕,我们姐弟三人,坐在门口边吃着边聊了一夜,竟把一大锅油炸的翻散等吃了个精光。回想爸爸虽不在我们身边,可那时却是我们交流最多的时候,爸爸常给我们写信,问寒问暖,指点我该怎么独立生活,周密的思考后是一封封厚厚的书信。我每次收到爸爸的信比收到钱还要高兴。爸爸还专门到我下放的地方了解情况。没有什么是他考虑不到的,爸爸的爱无所不在!
爸爸身体一直较弱,看上去是文质彬彬的文化人,可他的心胸却无比强大!我们从没有听到爸爸说累,从没有听到爸爸抱怨,从没有听到爸爸说爱。可是他的爱全倾注在书信和行动上。我怎么也不会忘记爸爸在一次来信中说想要我们姐弟三的合影,我立即就赶往妈妈那里,带上两弟直奔县城,当时下着雨,我们拍的照片,弟弟们的小平头的头发还是湿漉漉的。可惜这张珍贵的照片现在遗矢了。当时那么急切地去拍照,只是想到爸爸想念我们,10年后才听爸爸的同事说,那时你爸爸身体非常糟糕,我这才知道爸爸是怕挺不住才让我们拍合影给他的呀!我那时年轻完全没有想到爸爸的苦衷,没有想到他身体有病,没有想到他还会有挺不过去的时候,因为在我心中爸爸就是无所不能的神呀。
我怎能忘记:1973年父亲最先回武汉,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喜悦。爸爸在宝丰路税务所培养了许多小青年,日后都成为财税战线区级、市级的精英!那时的小女生早已成为市局局长。
我怎能忘记:1974年由阳新县教委向武汉落实多子身边无人政策的招生人员推荐我,当招生人员与我面谈后决定招收我,哪知武汉市招生办不批我这右派的子女,经过招生师傅阳新武汉往返多次,最后招生师傅以他们三张党票作证明,保证我是改造好的右派子女,回汉没有问题,这样我5月份紧随爸爸之后回到武汉。父亲非常感动,教导我要一辈子记住这些师傅,应该感谢一辈子。
我怎能忘记:1975年国家出台唯一一次干部退休子女可以顶职的政策,父亲正在事业的顶峰,为让大儿顶职而决然病退,犹如壮士断臂!
我怎能忘记:1977年小儿进了十五冶技校。一年后到武汉钢铁厂工作。 1978年母亲也落实政策,平反回武汉,恢复公职,继续任教。二十年来风风雨雨,聚散离合换来了10多年的生活幸福,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武汉市干校分配我们100多平方的住房,税务局又照顾搬进局新建的宿舍,我们姐弟三先后弥补没有读书的空缺。特别大弟最幸运,他成家生子后,高瞻远瞩的父亲,每天在家备课等他回家为他补习功课准备考学。最后考取财税中专,他去襄樊读书一切无忧,父亲和我们全力支持,承担他家大小的一切事务,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现在我们都结婚生子,事业有成,都成为了父亲的骄傲。
我怎能忘记:1975------1992年8月父亲病退后先后由长江牙刷厂,宝丰街等单位请去工作,直到1992年8月3日突发脑溢血,因医治无效,8月13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工作,料理家庭没有来得及休息一天,就这么匆匆地离开了我们。随后风雨大作,父亲鞠躬尽瘁为我们劳心忘我付出的精神,感天了动地!
我怎能忘记:父亲的人生格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历览古今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我们怎能忘记父亲一生甘为孺子牛,含辛茹苦撑起家庭的一片蓝天;我们怎能忘记父亲深明大义,当国祸降临,与母亲不离不弃舍己为妻儿;我们怎能忘记父亲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精心呵护家人,善待亲朋,帮助同事邻里;我们怎能忘记父亲对我们的教诲,培养和期望!
为纪念父亲诞辰90周年的,我们姐弟三家和表哥全家提前在周日相聚在硚口小蓝鲸追忆爸爸,特将你们留下的老照片整理,分类、扫描,编辑说明,请投影仪公司播放,通过老照片让晚辈三代人更多了解我们家庭的历史,再现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同时就是上了一次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当代历史课。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的追忆还才是开头。我将对您的怀念表现在对天堂纪念馆的建设上,不间断地为你献鲜花地过程中!纪念还是爸爸离开我们20周年的纪念日,我对你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深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