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华的儿子李宏塔,1949年5月出生。****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退伍,在安徽合肥化工厂当工人,后入合肥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历任合肥化工厂技术员,共青团合肥市委副书记、****合肥市委常委、共青团合肥市委书记、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厅长。系中华慈善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慈善协会会长,安徽省志愿者协会会长,《人民日报》时代潮常务理事,其论文《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转变作风》等分别入选全国地方领导干部“三个代表”学习实践优秀文集。2003年荣获全国拥军模范等称号。《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报道其先进事迹。
李宏塔有着传统的革命家风。他出生时,父亲李葆华任北京市第二副书记,正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奔忙着;母亲田映暄在长辛店机车车辆厂党委工作,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李宏塔出生才19天就被送进一家市民托儿所,直到6岁才被接回家。平时,父母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从来没有给他们一点特殊照顾,使李宏塔从小就养成一种平民意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李葆华调任安徽省第一书记,李葆华随父调到安徽读书。父亲轻车简从,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青少年时期的李宏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革命家风的沐浴下,李宏塔茁壮的成长起来。
1966年,李宏塔中学毕业后报名参了军。临别的时候,李葆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要准备吃大苦。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到部队后,李宏塔被分配至江苏河口农场,当了一名农垦兵。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梨田、播种、插秧、除草、沤田,样样都干,在艰苦劳动的磨炼下,身体变得健壮结实,一肩可挑起百斤重担,他被评为劳动能手、神枪射击手,万米游泳能手。
1969年4月,李宏塔入工厂当工人,1973年4月,厂里推荐他上大学,三年毕业,回原岗位合肥化肥厂,当了技术员,很快成了厂里的骨干,老班长成了他的好友,介绍他入了党。1983年调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李宏塔依靠自己的勤奋和苦干,一步一步从普通职工成为领导干部。1987年在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后升厅长。他甘于奉献,不计名位,不谋私利,一干就是18年,住50平方米的房子。他自撰对联:“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他信奉为官之道:一要干事,二要干净。2003年,淮河发大水,他连续20天奔走灾区,他累瘦了,晒黑了,胳膊上脱了几层皮。一位老干部深情地说:“从宏塔身上,我们看到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的革命家风。”
李宏塔为人做官坦诚、朴实,忠于党的事业,对人民感情日深。沧海桑田,一根红线三代人,让人感受到了******人那金子一颗闪亮的高贵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