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葆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0754
本馆由[ 国家栋梁]创建于2025年04月03日

父亲李大钊被捕 沈士远保护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

发布时间:2012-03-09 23:05:19      发布人: 国家栋梁

  当时李葆华就读于孔德中学。1927年4月6日,这一天是清明节,学校照例放假一天。李大钊的好友周作人去城外燕京大学沈士远教授家聚会。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一与李葆华是同学,便邀请他一起前往。晚上,李葆华住在清华大学李乐光处,两人下围棋,没有回城。而就在当天,李大钊及家人被捕。4月7日,李大钊被捕的消息见报。孔德学校的高年级学生沈尹默读报大惊,急忙打电话要哥哥沈士远保护好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叫他千万不能进城。几天后,他又将李葆华转移到燕京大学教授马鉴家。但是,沈尹默还是不放心,就请周作人负责藏匿。周作人慨然答允,乘到燕京大学上课回城之机,将李葆华藏在车中,带进城来,然后,把他安置在西城八道湾11号家中最后一进的东厢房中。李葆华在周作人家躲藏了一个多月之后,沈尹默等人设法将他化名“杨震”,并送他去日本留学。

水电战线上

  1951年暮春三月,天气乍暖还寒。为了根治淮河,他和傅作义部长,亲自到深山大河实地考察了半个多月。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别说畅行无阻的“高速”没影儿,就是像样的公路也少得可怜,淮河上的桥梁也寥寥无几。
  两位部长雇上私人一叶木舟,顺江考察。李葆华总是小心翼翼,先扶年迈的傅部长上船。船家晃晃悠悠地撑船,他们在船上边看地图边观察地势水流,技术人员不断拍照、记录。遇上小雨,就撑上一把油纸木伞……进入安徽省后,淮委会得知两位部长的行程,连忙从蚌埠派船来接迎。他们继续催舟东渡,在到洪泽湖途中受阻,穷山恶水地形险峻,两位部长携手徒步而行,后面警卫人员从山民家租借几头毛驴,驮着行李书籍用具。
  他们沿着崎岖沙石羊肠小道,边爬山边查看地形,此时傅部长已年过花甲,身体发福、胖大,不时气喘吁吁,汗滴不断。李葆华部长不忍心,请傅部长先坐毛驴歇歇。可是傅部长拄着竹杖笑哈哈地说:“我能坚持,慢慢爬就是了,小毛驴也很可怜,我这么重,它受得了吗?”两位部长和随从人员都大笑起来。笑声振动了春天的深山。
  返京不过一个礼拜,有根有据的翔实调查报告就送到了国务院,经周总理满意签阅,又速送到了最高领袖毛泽东手里。毛主席、周总理根据水利部和专家意见,批准了治理淮河的方针是:“蓄泄兼筹”,也就是雨季能蓄水,旱季能放流灌溉。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历史上最大的治理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工了。
  李部长不但自己深入到各个水库视察指导,一次还陪淮委主任谭震林副总理到了佛子岭水库工地。当时附近没有招待所,两个人干脆睡在一个潮湿的工棚里。工棚没有防雨措施,漏雨夜两人通宵达旦无法入睡。好在两位也是从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走过来的,此事在他们看来也不足为奇,算不上艰难困苦。
  1957年傅作义部长在山西视察水利工作时突发心脏病,从此傅部长主要养病,李部长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他以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团结各层干部,为水利事业埋头苦干了整整12个春秋。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