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双亲纪念堂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53523425
本馆由[ 荷映碑楼]创建于2025年03月31日

庚子年寒衣节

发布时间:2025-03-31 19:18:33      发布人: 荷映碑楼
寒衣节忆事 十月一日是寒衣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日子。吃过早饭,我与兄弟就拿着前几天备好的贡品、水果、香表、纸币、布匹、衣服、等物品前往东沟杨树岭父母墓地进行扫墓。父亲离开我们已三十七年了,母亲也离开我们有三十二年之久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儿们也从孩童渐渐的变老了,不是说了年老就爱怀旧嘛,回首往事,尤其是每每回想起父母亲讲述她们一生的点点滴滴,就不由得心情沉重与难过,难过的要哭。两位老人一生受苦受难,为了养儿育女,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没有过上一天享福的日子,等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生活也好起来了的时候,又双双的离我们而去了。(这个节日就是活着的人给已逝去的亲人们送去在天堂那边生活所需用品的日子,儿女们给送来了。也托父亲给周氏远祖送上这些生活用品,世孙们希望他们在天堂过得都很好。有了就不要像从前那样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花,现在想穿就穿点好的,想吃就吃点好的,想花钱就大方的花吧。其实我们知道只有在你们身上时才舍不得,在儿孙们身上从来就没有舍不得,这是一种多么揪心的疼啊!)父母亲都是出生于战乱年代,年少时漂无居所,多苦多难,成婚后相依为命,互相扶持,恩爱有加。父亲操外奔波,母亲勤俭持家,祖亲无助无靠,独自置产立业。我与小弟的出生是父亲老来得子,但从不溺爱,用农民特有的朴实感情方式言传身教。对待孙辈那更是疼爱有加了,用周氏家族耕读之道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解放前以及日本侵略的战争年代,乡里土匪横行,战乱不断,百姓生活与社会极不安全稳定,整天担惊受怕。父亲的基因决定了他的性格,传承周氏家道,勤劳朴实,不畏艰难,勤奋好学,自强自立,耿直公平,热爱公益,好善解困是父亲一辈子做人做事的信条,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不管是解放前及日本侵略时期(这个时期当村干部是最没人愿意干的差事)或是解放后管理区、初级社或是合作化大队时期,(解放初期是政府最需要有管理能力,受群众信任之德才兼备之人的时期)一直都是在特殊时期给公家任职公干,不管是村长、村副,还是区长、队长,再或者是会计、学董,队上的食堂事务长等等职务。回忆起村里老人们常常讲过的几件大事还历历在目,就像在眼前一般。一是解放前村里经常遭土匪抢劫,村民常天担惊受怕,一次因土匪绑架我老舅当作人票,限村里几天时间交纳粮钱布匹,不然就撕票,很明显就是要钱。父亲为了彻底解决这一事件,经与村民商讨,亲自带领村里八位青年好汉,手握长矛大刀,凭计谋冲进匪窝,抓住了匪首迫使其匪首进行了谈判,最终事件得到了圆满解决,从此村里再未受到过土匪骚扰。二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带领本村村民给解放军当支前民工,运送粮草马匹弹药等,冒着敌机扫射,枪炮弹雨,把被敌机扫射牺牲及受伤的民工从几千里给抬回家,又给办理烈士认证,家属子女享受优待政策等。三是重师重教,不计报酬,甘做学董,不思辛苦,规划校址,筹建校舍,亲自聘请教师,因村学校拥有一批高资教师,使本村很长一段时间享有文化及文明村之称,收到了县政府及教育局表彰。四是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给乡邻看好日,细心操持邻里的红白喜事。因自己童年有磨难经历,经常是扶贫济孤。加入村里业余剧团,利用农闲时间亲力亲为,导演排练节目,多次在县文艺演出中得第一名次。五是在工作中,因平常敢于直言,主持公道,免不了要招惹少数人的不满与报复,但他坚持正义,不为强权,不怕公报私仇与迫害,仍然忍辱负重乐观前行,收到了正义村民力所能及的明里暗里的保护关怀,更得到了村民的尊敬爱戴!……通过这些点滴事情,可看出父母亲的为人处事情操!父母亲的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时刻教育激励着我们子女的人生。亲爱的父母亲,你们安息吧。不要再像临终前那样老念叨我们都还小老是不放心,你们的儿孙们永远爱你们,永远想念你们,永远缅怀你们。只因儿文才浅薄,不会写也不会说,只能是想起点什么就写点什么了,以此缅怀父母亲生养之恩情了! 不肖儿希宁于庚子年十月一日午夜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