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74269752
本馆由[ 来福 ]创建于2013年04月17日

怀念妈妈

发布时间:2013-04-20 15:45:34      发布人: 来福
怀念母亲
 
妈妈走了,2013年3月25日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妈妈的身影,妈妈的笑容深深的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妈妈1925年8月26日出生在河南省济源县(现济源市)尚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一家人靠她父亲给地主做长工来维持生活,她有兄妹四人,她排行老二,是家里的唯一女孩,也颇受父母的宠爱。1942年河南遭受大旱和蝗虫的灾害,村里野菜、树皮都被吃光了,妈妈说连老燕拉的屎都抢着吃。这一年妈妈十七岁,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她的父母就把她送到了父亲的家,在父亲家的日子也一样不好过。1944年父亲带着妈妈和叔叔一起逃荒上陕西,一路上受尽艰难。他们到了黄河边,到处都是逃荒的人,你挤我我挤你的争着往船上上,父亲被挤上船先过了河,妈妈和叔叔又等了几天才上了船。妈妈说在过黄河的船上,她被挤掉到黄河里,多亏一个好心人给她伸了一根棍子把她拉了上来,不然她早没了。过了黄河妈妈和叔叔又几经周折才找到了父亲,他们三人先到了陕西祥裕县,后又逃到陕西中部县(现黄陵县)。我看了冯小刚导演的1942,那逃荒路上的场景和妈妈说得是一样的。在陕西中部县,父亲给人家从山上往山下背木板做长工,妈妈给人家纺线织布做零工,就这样勉强维持着生活,后来我们有了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哥哥都活到两岁因出麻疹和生活窘迫先后夭折。1947年3月妈妈和父亲都回到老家河南济源。1947年10月父亲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妈妈在家照顾爷爷、奶奶。1952年父亲随57师整体转业到了石油战线,1954年妈妈随父亲来到了玉门油田,后又到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1958年2月妈妈在新疆油田被招为的正式职工。1960年是国家生活困难时期,家里已有了我和妹妹、弟弟,这时父亲已调入大庆油田,妈妈一人带着我们,在新疆的生活非常艰苦,没有吃的,妈妈每天早早的到新疆人开的羊肉汤馆,排队买一碗羊杂碎熬的汤给我们喝,妈妈说汤里都飘着羊屎蛋,就这样捡一捡都喝了。妈妈还要给弟弟喂奶,还要上班,可她什么也吃不上。生活实在太艰难了,妈妈听说大庆油田的生活会好一些,就没等到油田安排接家属,一个人带着我和妹妹、弟弟上大庆,一路上多次转车,我和妹妹左右各拽着她的衣角,妈妈怀里抱着弟弟。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才到了大庆油田,可父亲听说我们不是组织接来的,非常生气,那时父亲已是个领导,要以身作则,所以,父亲有很长时间都不理妈妈。到大庆油田后我们住在地窖里,就是在地下挖一个大坑,上面盖上毡子。为了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妈妈便在地窖前的土地上种土豆,那时的大庆,冬天非常的寒冷,可达到零下40多度,妈妈在外面挖坑放肥料,我和妹妹轮流往坑里放削好的土豆种,我们还种了黄豆,这样我们有了吃的。父亲是在钻井战线工作,天天会战,他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对自己严格要求,一心扑在事业上,很少有时间顾及家里。妈妈当时是从新疆油田调到大庆油田的,父亲对妈妈说我没有时间管家,你还是不要工作了,在家照顾几个孩子吧,父亲没有让妈妈去工作,还把调令给撕了,从此妈妈就成了没有职业的家庭主妇。1962年6月周恩来到大庆视察时提出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十六字方针。妈妈又积极的走出家门,在油田参加农业劳动,从此妈妈跟随父亲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从未停止过劳动,农业劳动是很辛苦的。记得在胜利油田时,妈妈的劳动是种水稻,种水稻的周期是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妈妈要每天早上5点多下稻田,晚上6点多才能回到家,稻田的水那么凉,活那么累,她从不抱怨,那么晚回到家,还要给我们准备第二天的饭菜,还要过问我们的学习。1978年妈妈来到中原油田,已53岁了,她还参加油田的各项劳动,后被转为集体工,妈妈一直劳动到1993年68岁才退休。妈妈为石油企业的建设做出了自己贡献。
妈妈为我们的家,为我们姊妹四人付出了太多。我们成长的经历有说不完妈妈的故事,我们姊妹四人有三个都是在冬天出生,甘肃、新疆、大庆的冬天都非常的寒冷,父亲在钻井的工作非常忙,要半年、一年才能回家呆半天或一天,妈妈生我们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寒冷的冬天要自己做饭,自己洗尿布,妈妈从来没有要求父亲回来伺候月子,为此妈妈的双手都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十个指头的关节都又粗又大。我们姊妹四人从小都是多病多灾的孩子,每个人都是在妈妈的担惊受怕和精心呵护下长大的。记得妈妈说在大庆油田时,大妹妹五岁多,得了白喉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这是非常危重的病,都认为妹妹没救了,但妈妈一定要坚持带着妹妹去看病,从我们住的红卫星猪场到亚葫芦要走近一天的时间,外面有半尺厚的雪,走在路上妹妹没气了,妈妈就嘴对着嘴的给妹妹呼气,路上还遇上了野兽,妈妈说可能是野兽看她们母女可怜就走开了,到了医院妹妹被救了过来。弟弟小时候也非常爱得病,我记事后,就常常看到弟弟有病了,妈妈抱着他坐在床上暗暗的落泪。小时候我的走丢,弟弟的摔伤,小妹妹的烫伤都让我们想起妈妈的心痛,妈妈的眼泪,妈妈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不让他分心,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这些痛苦。每每说起这些我们都会泪流满面。妈妈没啥文化,不会讲大道理,但她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妈妈一生的奋斗,对我们是最好的教育。她是一个坚强、热情、吃苦、俭朴、勤奋、努力而又豁达的妇女,是一个伟大的妈妈。
永远怀念我们最亲爱的妈妈。
 
                                                 
                                              二0一三年四月十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