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这里缅怀我的父亲,送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而光荣的一生。他把青春和热血洒在祖国的边陲,奉献给国防事业。1950年,年仅14岁的父亲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湘西剿匪,由于表现突出,被送入军校学习,军校培养了他,部队大熔炉锻炼了他。1956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他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转变成一名真正的军人,又从普通的战士升任到营职干部,完成了普通百姓向职业军人的质变过程。这期间,父亲获得军区运动健将勋章,还主动报名参加齐齐哈尔至抚顺的公路建设,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他处处一马当先,为国防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六十年代初,父亲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身负重伤。后被部队评为三等乙级革命残疾军人。尽管这次负伤给他腰椎留下终身后遗症,1966年,父亲仍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黑龙江建设兵团,与部队官兵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一起,开垦北大荒。在北大荒一干就是十年。他和战友们用勤劳的双手,硬是把北大荒变成了米粮仓。同时也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76年底,父亲奉命调回部队任师部参谋,送行的人挤满了火车站来和父母道别。回部队后,由于父亲出色的工作表现,屡受嘉奖。他在无怨无悔中,用热血为中国军魂增辉添彩,用国防绿铸造了自我辉煌。
父亲的一生也是坎坷而值得骄傲的一生。八十年代初,父亲离开了他难以割舍的军营,转业回到湖北,先后任沙市市塑料厂党委书记、湖北省第二轻工学校纪检书记。父亲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工作认真负责,和工友们吃住在一起,学习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领域。父亲作为领导,严于律己,刚到地方工作,没有住房,我们全家在生活极为不便的厂区办公室一住就是三年。尤其在轻工学校从事纪检工作后,父亲更是清廉奉公,曾带头放弃可以留下的第二套住房。父亲从不徇私情,敢于同违纪行为和腐败现象作斗争。记得学校一位员工因违纪要受处分,拿着菜刀闯入家里威胁我们,尽管身处困境,父亲挺身护着我们,却没有丝毫退却。父亲不畏强权,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原则,牺牲了无数的个人利益,勇于担当,维护了纪检工作的严肃性。从事此项工作期间,连续多年被评为“纪检优秀工作者”。
父亲的一生用高尚的人格塑造了自己,也深深影响着我们。
生活上,他勤俭克己,对待亲友乐善好施。身上的衣服一穿就是上十年,但遇到贫困的战友、亲属,他慷慨相助,解人于危难,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他对待长辈关心备至,由于远离父母,父亲每月准时寄生活费给我的爷爷和奶奶改善生活,直到他们过世。为了照顾年迈的外祖父母,父亲主动与我们的外公外婆住到一起,早晨把做好的早点端到他们面前,尤其是外祖父母生病离世前期,更是常常彻夜侍奉,守护床前,劳而无怨。
父亲对待妻子体贴入微,父亲和母亲是大家公认的恩爱夫妻。在条件艰苦,冰天雪地的北大荒,父亲陪伴着母亲走过无数的夜路,不但帮母亲挑了十几年的水用来洗衣做饭,还承担了劈柴,运煤等很多重体力活。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每个周末父亲守在井边,帮母亲浣洗全家老少的衣物,厨房里母亲的身边,永远少不了父亲的身影。文革时期,积极要求进步的母亲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在政治生活和入党问题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父亲在精神上默默鼓励,支持着远在连队巡回医疗的母亲,至今我还记得父亲伏案给母亲彻夜写信时的背影。父亲也有浪漫的情怀,在漫长寒冷的冬夜,伴着母亲夜读偷偷珍藏的红楼;父亲也用相机为母亲留下了无数的倩影和幸福的瞬间。父亲退休后,主动参加老年门球活动及各种比赛,从中体验退休生活的快乐。作为空巢老人,他用积极态度对待生活,和母亲相依相伴。不幸的是,近些年他被多种疾病缠身,饱受病痛折磨,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尽管如此,他却表现的十分坚强。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子里,从不轻弹泪水的他,看到母亲日夜操劳,内心深感不安,时常偷着抹泪,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呵,我们可敬可爱的父亲!
父亲对待子女呵护有加,我们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是在父亲的西游,三国和水浒中度过的,我们在浓浓的父爱中长大,所有关于父亲的记忆此刻像电影一样在脑中闪过。忘不了父亲在零下30度的雪夜抱着病重的弟弟奔向医院的身影,忘不了生病时父亲关切的目光和布娃娃,忘不了暴雨中校门口父亲撑起的伞,忘不了地震中夹着我奔向屋外的父亲臂膀,忘不了父亲花掉半月工资买的英汉字典,忘不了父亲第一个赶到妇产科看望刚出生的外孙女,更忘不了一次次短暂相聚别离时父亲难舍的目光。父亲和母亲一起罄尽所有帮我们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病重期间,他唯恐影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不肯让远在他乡的我们回来照顾,我们将用一生铭记父亲的点点滴滴。。。
敬爱的父亲,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