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系党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哲学社会科学系党员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平北抗战纪念馆里陈列的抗战文物,记录着当年平北抗日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岁月。虽然斗争条件十分艰苦,但县长胡瑛和徐智甫依然保持着乐观的革命情绪,并鼓励大家乐观地面对困难。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使侵华日军极为惊恐。1940年5月,日军集中5000多兵力,对昌延地区进行3个月的“拉网式”大扫荡。
81岁的李金福老人,当年是昌延抗日根据地的一名民兵战士,曾参加了六十多年前与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战斗,他曾亲眼目睹了那悲壮的一幕。胡瑛和徐智甫牺牲了,但他们留给平北根据地军民的,是对侵略者的仇恨,是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勇气。他们鼓舞和激励着平北军民,为赢得最后的胜利而浴血奋战。1984年,人民政府在长城脚下为胡瑛、徐智甫等烈士树立了纪念碑,凭吊这些英勇牺牲的勇士们。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奉献给大家的或许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史册中一段难以寻到的史实,但是,其斗争之艰巨,牺牲之惨痛,战争之伟烈,不亚于其它任何战争,足以光照千秋。抚今追昔,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那热血沸腾的英魂,将会永远凝聚在历史的字里行间。
(公教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 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