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甫烈士
徐智甫烈士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读初小,后到蓟县第一高小读书。1926年夏考入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此间,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率领进步的同学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香河县高级小学、香河县师范学校任教。期间经常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并把大部分工资捐献给抗日救国事业。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毅然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印发大量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宣传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揭露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传单。1937年冬,他同陈富轩在蓟县二区淋河沿一带建立了“抗日救国会”,任会长,并动员一批进步分子参加了革命队伍。1938年4月根据中共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其他同志举办农民夜校,继续发展会员,会员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为武装暴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年7月,中共发动了冀东七县抗日暴动,此间,他同李子光等人参加和领导了蓟县二区的武装起义。成立了冀东抗日联军第十六总队,任副主任。7月底配合八路军四纵队攻克了蓟县县城。初战告捷后,协助李子光整训部队。在抓部队练兵的同时,狠抓部队的政治教育。制定了部队训练、打仗、驻防、请销假等具体规定,提高了指战员的政治素质,加强了部队的战斗力,成为冀东西部抗联队伍的榜样。1939年9月奉派到北平(今北京)北开辟抗日根据地,被任命为中共昌(平)延(庆)联合抗日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40年5月,日伪军对昌延联合县的中心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县委、县政府组建成昌延游击队,此时他得了严重的疟疾病,仍顽强地坚持上山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