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705690183
本馆由[ 189*****128 ]创建于2019年04月07日

悼词

发布时间:2022-01-23 22:15:29      发布人: 189*****128


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德高望重的教育界老前辈,深得广大教育界同仁敬重的山丹县李桥中学原校长陈天贵同志。陈天贵同志因病突发,经抢救治疗无效,不幸于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凌晨零时十五分在家辞世,享年八十岁。

陈天贵同志生于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八日,山丹县李桥乡东沟村人,一九五一年二月参加工作,并于当年任东沟村初级小学校长职务,一九五六年八月调任大马营小学副校长,一九五八年八月,又任李桥上寨小学校长,一九六一年八月回任大马营小学校长。一九六九年四月因受文革错误批判而被免去校长职务,派往东沟小学任教师,但陈天贵同志毫不计较私利,始终以顽强的精神坚持教书育人,至一九七一年二月,陈天贵同志得以平反并恢复职务,出任李桥高庙小学革委会主任,两年后转任上寨学校校长,因工作业绩出众,一九七九年一月升任李桥中学校长,直至一九九一年八月光荣退休。陈天贵同志是山丹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丹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天贵同志在山丹教育界耕耘了整整四十年,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山丹教育事业。

陈天贵同志的一生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一生。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战争创伤还没有治愈,在社会经济极为落后,全国绝大部分乡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条件下,特别还是在西北偏远落后地区的山村办教育,其辛苦,可想而知。对于那个时代的校长来说,校长两个字,意味的不是待遇,而是更多的辛苦和责任,尽管如此,陈天贵校长义无反顾、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山丹教育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教育兴国理想。陈天贵同志历任东沟、上寨、马营、高庙、李桥学校校长职务,工作变动频繁,但他毫无怨言,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每至一校,都能认真研究学校实际情况,率领老师们想方设法搞好学校建设、安顿师生生活、规范学校制度、提升教学水平,优化育人效果。作为校长,陈天贵同志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苦活累活争着干,处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和带动广大师生,真正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乡村学校工作学习条件极为简陋,教师的工作信心很受影响,陈天贵校长治校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千方百计改善师生生活条件,把暖人心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在暖人心的基础上,再狠抓学校制度建设与遵守,即使是一所乡村学校,他始终要求教师、学生严格遵守学校作息规章制度,力求以规范保质量,办学始终中规中矩,成效斐然。每到一个学校,带好一所学校,足迹所至,政声卓著。他当过校长的东沟、大马营、高庙、上寨学校均取得过全县第一的好成绩。特别是他担任校长时间最长,倾注心血最多的李桥中学,在他的任内始终是全县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中考成绩连续多年雄居全县第一。陈天贵同志为人光明磊落,忠厚坦诚,对于所任学校的教师学生关爱有加,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同志大力提携,经陈天贵同志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带出了一个个精干的教师队伍,建成了一个个规范的乡村学校,新的教育体制开始摸索建立。开始点燃了山丹现代教育的星星之火,由此而发,焉支山下,奠定山丹现代教育之基础。马营河畔,播撒知识科学文化之种子。特别是文革期间,在那个是非颠倒,极度狂热混乱的社会环境中,陈天贵同志置自身于不顾,顶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极大的政治风险,始终抓紧教育教学不放松,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坚持育人育才,可他本人却因此受到错误批判,现在来看,这是一种何等的教育之爱,一种何等的责任感,一种何等的勇气和决心。

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陈天贵同志呕心沥血,诲人不倦,为高一级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山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功业犹在,斯人已逝,但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校长,遍布天下的桃李永远不会忘记老校长,与时俱进的山丹教育事业也永远不会忘记老校长。陈天贵校长逝世后,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我县教育战线各单位、各学校、老校长生前学生、友朋等纷纷以不同形式向老校长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对亲属表示了亲切的慰问。老校长最早的一批学生都已年过古稀,白发苍苍,闻听噩耗,老泪纵横,用他们颤抖的手亲自为老师挂上了“师范长存、教诲铭记”的挽幛。我县教育界知名人士,离退休老教师郭兴圣、张锐、刘继汉、韩秀云、吴自新、杜文刚、周兴尧、王怀德、毛多儒、王进奎、张维善联合送上了一幅“教育终身芬芳桃李惠三代、桂兰挺秀辉煌事业慰九泉”的挽联。高度评价了陈天贵校长的教育生涯。老校长的学生,县文化名人王祝寿先生闻听噩耗,含泪赋诗一首,诗中写道:

      慈颜暖语在眼前,

      澹泊平生福寿全。

      华屋长吟师说句,

      杏坛精演劝学篇。

      学门泽润春苗壮,

      泮水生香桃李艳。

亮节高风传挚爱,

砚山今仰鹤云天。

陈天贵同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校长,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父亲,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对子女深沉的父爱,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性格、诲人不倦的精神,将子女一个个培养成人,努力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尤为可敬的是,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山丹教育事业,而且将自己的全部子女都推到了教育岗位上,子孙三代近四十口的大家庭,有三十多人都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就其家庭教育资源,就可办好一所中学。可谓书香门第,教育世家。陈天贵同志的儿女们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在严父的教诲下,个个事业有成。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

陈天贵同志是山丹现代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他经历了建国以后山丹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是山丹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其自身工作经历就可以说是一部微缩的教育史。四十年如一日的教育生涯,使得他对山丹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使他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像这样的老同志,是山丹教育界的宝贵财富,他的逝世,是山丹教育界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陈天贵同志的逝世是令人悲痛的,陈天贵同志的精神是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悼念他,就是要学习他勇于面对曲折、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管理、乐学善教、愈挫愈奋、永不向困难低头的可贵精神和品质。学习他不计私利,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宽广胸怀。为此,我们只有化悲痛为力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争取为山丹教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天贵同志安息吧! 

 

                                       公元二00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