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哀悼!《白毛女》编剧、平山籍著名作家杨润身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天津市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委员,原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离休干部杨润身同志(享受副市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24日22时27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7岁。
2020年3月25日
杨润身,男,1923年7月31日生,汉族,河北省平山人。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八大队宣传队队员、晋察冀民族民主革命中学剧团指导员、晋察冀边区第四专区前卫报社指导员、中共平山县温塘区委宣传委员、华北群众剧社创作组组长。1952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任天津文化局创作组干部,后到天津市作家协会工作。自1978年长期在故乡河北省平山县深入生活,活跃在津冀两地进行文学创作。
杨润身同志1944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杨润身同志一辈子笔耕不辍、潜心写作,先后发表作品4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话剧《炉头会》《一碗饭》《柴庄穷人翻身》《前夜》等;电影《白毛女》(合作)《探亲记》《山村会计》等;长篇小说《风雨柿子岭》《九庄奇闻》《魔鬼的锁链》《白毛女和她的儿孙》《白求恩的女儿》《“天堂”里的凡人》;中短篇集《杨润身小说选》,散文集《白毛女故乡的风采》等。1945年获晋察冀边区优秀剧作一等奖,1957年获文化部优秀编剧一等奖,1982年、1984年获天津市鲁迅文学奖,1986年获全国金盾文学奖一等奖。特别是1952年他参与主创编剧的电影《白毛女》影响深入、家喻户晓。
杨润身同志一辈子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铁心跟党走。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民、对文学艺术高度负责,始终坚持用他手中的笔讴歌时代、讴歌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是一名党的优秀文艺战士。
杨润身同志在天津市作家协会担任副主席期间,处处以大局为重、以身作则、高风亮节、德高望重。对家乡感情也十分深厚,近年来,平山县河北梆子剧团编辑创排了《白毛女》、《子弟兵的母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剧目,杨老担任顾问,对创作给予了热情指导,这些剧目先后荣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杨润身同志对平山革命老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杨润身同志的逝世是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他对中国文学事业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