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树声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北京实验学校3月21日
供稿:离退休办公室 张敏
编发:鹿丁红
审核:张晓龙 孔冬梅
那种自己只知道把学生死栓在教材上的“教书匠“不能为国家的未来培育出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断完善自己并按照教育规律来教书育人的“教育家”才能胜任这个工作。
一个老师,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按照自己的心灵来塑造学生,总是按照自己的蓝图来培育人才,因此“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要毕生孜孜不倦的学习,要有所创造,有所发现。
——连树声
今年的3月21日是连老师93寿辰,可是两天前我们最敬爱的德艺双馨、德高望重、文革后北京市第一个语文特级教师连树声老师离开了我们!
连树声老师简介
连树声,1927年3月21日生,河北保定市人,中共党员,特级教师、民间文艺学家、著名翻译家、民俗学家。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在101中学、立新学校(现改名为北京实验学校)担任语文教师。曾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一、二届副主席,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届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三届理事,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主席,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社长,中国文化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传统文化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89年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第五届理事会颁发的奖状。获2008年国际中华艺术文艺协会颁发的“金笔奖”,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金鹰奖”,在《感恩中国》系列活动中获最佳创作奖,简历曾收入《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翻译家词典》、《中国民间文艺家辞典》、《中华艺术家志》等十多种辞书。
北京实验学校
曾军良校长悼文
惊悉连树声老师辞世消息,心情十分悲痛!我代表个人及北京实验学校全体干部教师向连树声同志的离去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想当年,中流砥柱耀杏坛;值此日,星沉月落尽哀音。
连老师立言立德立风骨,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炽热的师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以他一生的奋斗,谱写了一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壮丽诗篇,用他整个生命为教育留下了一座师魂的丰碑。
连老师潜心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教改,行胜于言,注重实践,勇于探索,挥洒在三尺讲台,春风化雨,启迪心智,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关心学生,真情呵护,成绩卓著,是北京市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名家,并留著《连树声文集》,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知识财富。
连老师还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民俗学家。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事业,业余时间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作为民间文艺学翻译的执着爱好者,发表过关于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文章多篇,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九十三载人生,连老师奋斗了一生,笑傲了一生,搏击了一生,精彩了一生。连老师曾在校园里走过了重重叠叠的足迹,交织了重重叠叠的目光,模糊了重重叠叠的背景,度过了重重叠叠的时光,创造了重重叠叠的成果,积蓄了“北实”人重重叠叠的思念。如今逝去的不仅是一位长者,更是教育人的向导,离开的不仅是一位老人,更是教育的中流砥柱。悲痛长号、泪眼呼啸。死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让我们祈祷,愿连树声同志走入天国的怀抱!安息!
北京实验学校 党委书记 校长 曾军良
语文教研组
全体老师悼
您在语文教学上是我们的恩师,您在为人处事上是我们的楷模。我们景仰您一一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连老师!愿您一路走好!
2015年连老师和语文组老师们去养老院看望王苑新老师
2004年连老师和语文组部分老师到苏枫岚老师家贺新居
立新学校73届
高二(2)班怀念老师
惊闻连老师仙逝,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我们是"文革"开始恢复高中后,立新中学的第一届高中学生。从71年秋到74年春,连老师一直是我们高中二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他接我们进入校门,又送我们走向社会,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培养我们成为有用之材。
作为连老师的学生,我们企盼语文课,我们想见作文本;我们聆听着老师的传神讲授,我们领悟着老师的悉心批语。毕业后,我们仍然期望见到老师,我们愿意继续接受谆谆教诲,不断感悟人生真谛。
我们敬爱的连老师:您博学多才、国学精湛、积攒奇石、擅长篆刻、潜心书法、教书育人、 桃李成蹊……多么丰富充实而又硕果累累的一生啊!
我们热爱的连老师: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 、您的循循善诱、您的不朽精神长存我们心中!
立新学校73届高二(2)班
全体学生
73届高中2班毕业合影
2011年73届高中2班在窦店连老师家院合影
深切怀念敬爱的连老师您学识渊博,为人师表,亲切教诲,铭记于心。您德高望重,行为世范,音容笑貌,永生难忘。我们永远怀念您!连老师一路走好,天堂安息!师母保重,家人节哀!
立新学校七一届二班全体学生敬上!
1971年连老师担任71届2班班主任(后排左一)和全体同学在天安门合影
2018年3月21日连老师91寿辰七一届2班毕业生到窦店养老院看望连老师夫妇
2015.3.七一届2班同学去窦店连老师家
2018春节后连老师身体康复之后送给同学的条幅
立新学校73届
高中(1)班全体同学
悼词
惊悉敬爱的连树声老师仙逝,甚是悲痛。连老师是我们高中1班的语文老师,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课。他教的课中有一些诗篇散文和优秀段落,他总是让我们背诵下来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劝学篇》、《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至今还印象深刻伴随一生;他教我们怎么写论证文的缜密的思想方法让我们受益良多。在课堂上他手捧着书本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每一篇课文,现在脑海里还浮现着他的身影!连老师德高望重、慈祥豁达,桃李天下,连老师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怀念您!
连老师在病中学校离退办老师和校友们纷纷赶到养老院去看望他
2019年七五届毕业生何志洪、周志强、从美国赶回来的邝亦农等去医院看望连老师
2018年学校校史馆老师到窦店养老院采访连老师夫妇
2015年12月12日连老师回学校观看演出时与学生合影
惊闻噩耗,连树声老师今日下午一时许去世,甚是悲痛。连老师德高望重、慈祥豁达,桃李天下,吾辈深受老师恩泽,受益匪浅,连老师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怀念您!连老师一路走好,家人节哀!
立新学校八六届高三(五)班全体学生
2020年3月19日
来自美国的缅怀
易为
非常难过听到连老师逝世的消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还记得他在讲台旁的站姿(左胳膊肘经常撑着讲台), 讲课时和蔼可亲,文质彬彬,儒雅潇洒。记得他跟我们分享过他年轻时,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去兄弟院交流切磋的经历,他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也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愿他老人家在天堂安息,家人节哀平安。
2017年窦店养老院连树声老师90寿辰暨《连树声文集》发布会上合影
缅怀连树声老师
79届高中毕业生 川红
连老师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为人师表,传授知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我们的最可敬的人,与他在一起时,如沐春风,是我们的榜样,愿您安息。
实验学校副校长张峡光、史希慧到会祝寿
来自芬兰的缅怀
82届高中毕业生 程斌
惊闻当年的立新学校高中特级语文老师连树生仙逝,深表哀悼之余不禁联想起当年语文课堂的情景。印象中连老师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连老师既没有语文孙老师朗读课文那气势磅礴,抑扬顿挫的洪亮嗓音,也没有语文王老师那炯炯明亮把学生内心看透的咄咄目光。更没有语文李老师那洞察世界畅谈国事天下事的潇洒倜傥。连老师安静得就像是空气是雨露是阳光环绕滋润播撒在学生的周围和身旁。连老师教课最投入的是给学生讲解古文。那份热情,那份投入,那份忘我感染得学生也可谓是 “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了。无奈像我这种东张西望胡思乱想的学生也只能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也了”。但有一句从连老师那里学来的古文直到到如今我还记得。不光记得连我那中文文盲的孩子都知道,那就是带他们小时候游完泳换衣服时必说的: ”每浴必振衣”。 毕业的同学们隔行如隔山,是老师教的语言让大家相聚欢歌笑语满堂。再见了尊敬的老师。”孔雀东南飞,五里一排徊”。让我们缅怀您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谆谆教诲。 来自美国的缅怀 75届高中毕业生 邝亦农 形容连老师,非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可。谦和,沉稳,庄重,温敦,是他一以贯之的君子风度,商标一样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三件难忘的小事: 第一件,1974年我们去土井开门办学,有一天是我的生日,正好赶上食堂改善伙食,吃扁豆炒肉,同学们把自己饭盒里的肉挑出来给了我,以这种方式为我庆祝生日,连老师也这样做了,把肉挑给了我,体现了真诚的师生情。 第二件,是有一次范幼军在课堂上太胡闹,连老师忍耐已到极限,突然一记重拳砸在桌上,大伙儿全体惊呆,从没见过连老师发这么大肝火。 第三件,是连老师的板书。放在这会儿,同学的手机都得拿出来拍视频。那字写得,敦厚有力。后来方知,是长期研习欧体和魏碑的结果。 2019年邝亦农(中)从美国赶回来看望重病连老师 来自香港的缅怀 七六届高中毕业生 李娜 連老師是我們高中時期的班主任,那應該是1974年的事了。記得當年他站在講臺上,我的腦海裡馬上出現的就是“博學”和“儒雅”兩個字,他並沒有滔滔不絕地講大道理,也沒有絮絮叨叨地苦勸我們認真讀書,就連當時“淘氣”的學生上他的課也變得“乖”了許多,至今我才明白,是他用春風化雨的教育思維“降伏”了我們,使我們愛上了學習古文。連老師桃李滿門,令人敬仰! 80届1班高中毕业生陈瑛回忆连老师 每每提起连老师,几十年前他给我们上课的情景历历在目,虽然他教我上课不到一年,但是他教育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印象最深的是我考上师范学院之后,快毕业了,要考研究生就写信请教连老师。很快他给我寄来一封毛笔写的信,笔力遒劲有力,为我细致的分析了唐诗研究专业和古文字学专业的不同特点,并且用鲁迅先生的读书名言做学问要“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勉励我更加勤奋刻苦,学有所成,令我受益终生。曾记得八十年代末一次庆祝教师节,在新桥饭店举行优秀教师座谈会,连老师特意通知我去参加,聆听优秀教师的事迹,鼓励我更好的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后来我有幸成为职教系统的市级语文教研员,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以及普教系统的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这一切无不渗透着连老师对我的殷殷教诲和亲切关爱。他一直是我语文教学生涯的榜样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我一生教师的职业生涯永远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缅怀连树声老师 75届高中毕业生 焦润英 听连老师讲课,不由不从心底生出一种敬慕。75年高二时,有一篇《河神娶妇》的课文,作业要求阅后用白话重新叙述。我在作业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河边上站着许多看热闹的人……”。讲评后,连老师手里单单拿着我的作业本走到我的课桌旁,轻声对我说“河神娶妇,对老百姓是一件痛苦的事。怎么能是看热闹呢?措辞要有分寸。”此时,我知道旁边的同学都在听着呢。我先是脸红了一阵儿,继而翻开作业本看到“河边上站着许多看热闹的人”那句话的上方有一个大一些的问号“?” 我低着头嘟囔了一句“就是看热闹吗!愚昧呗。”似乎这句话被连老师听到了,但他没有再说什么。第三天语文课间隙,连老师又来到我的课桌旁,还是那么轻轻地说“说是看热闹,也不是不可以。”我明白连老师是指我《河神娶妇》的作业。我的脸又红了,但 这回我没有说话。 当年我真没想到我那句“想当然”的白话叙述倒成了连老师的作业了。封建社会,地方劣绅愚昧乡里,为河神娶妇,对老百姓个体而言是及其痛苦的灾难!对于灾难未落在自己头上的村民亦或有钱有势的豪绅不免是来“看热闹”的。这件事后,连老师认真究学,严谨措辞的风度让我记忆犹深,并逐渐形成了我写文稿时的一种态度。 2018年李娜(后排中间)与同学一起看望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