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龙以高贵的善举感动了世人
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最早的高校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它是由一个中国劳工捐建的,捐建者叫丁龙。
1857年丁龙出生在广东,18岁时,作为“猪仔”被卖到美.国,在一个叫卡本蒂埃的富商官员家里作仆人。 这个卡本蒂埃脾气很大,终身未娶。家里的一些佣人由于受不了他的坏脾气都跑掉了,丁龙心地善良,任劳任怨,对他不离不弃。卡本蒂埃为此很敬重丁龙,两人成了好朋友。
有一次,两人聊天,卡本蒂埃就向丁龙道谢,问询他:“你需要什么回报”?丁龙的回答使他意外,他不是要求钱财,获取一笔养老金;也不是要离开他,回到故国广东去,而是希望在美.国一所有名望的大学里,建一个汉学系,来研究中国的文化。
卡本蒂埃为此就找到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捐了10万美元,建立汉学系。丁龙把自己一生积蓄的1.2万美元捐了进去,这个金额数字对当时的一般美.国普通家庭来讲,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当时的美.国排华和虐待华工风气较浓,对于用一个中国劳工的名字来命名担心会引起争议,校长建议就用卡本蒂埃的名字命名,你本来就捐得多。
卡本蒂埃与校长交流说:“丁龙虽然出身卑微,但人很善良,是一位高贵绅士,如果你不以丁龙名字命名,我就不捐了”。
在卡本蒂埃的坚持下,校方同意按照他的意思办。后来,在设立汉学系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丁龙讲座”和“丁龙讲座教授席位”。
听说了丁龙捐赠的消息后,当时的清政府一些人受到感染,就捐钱、捐书给哥大汉学系。当然捐得最多的还是卡本蒂埃,不断的捐款给哥大,总计达到50万美元。哥伦比亚大学现在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之一,是一所顶级的研究型大学。后来哥大汉学系改名哥大东亚系。
丁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甚至连半个知识分子都算不上;也不是一个富翁;更称不上是一个富贵王公,但卑微的他,以高贵的善举感动了世人,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