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灵台宴席
甘肃灵台宴席
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饶,在社会经济发展演变长河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且风格迥异的地方宴席饮食文化。但在某些人的认知观念和偏见中,甘肃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茫茫戈壁;是“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的寥落边城; 是民风彪悍、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由于历史上甘肃省特殊的战略位置和狭长的地形地貌以及众多民族在这里融合发展,创造发展出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饮食文化。关陇菜始于周,发展于秦汉,盛于隋唐,宋代以后逐渐衰落,现代以后又开始繁荣发展。灵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有齐家文化、仰韶文化、桥村龙山文化,古商周文化在这里汇聚,形成了灿烂辉煌且地域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和宴饮习俗。
灵台人不管红白喜事还是招待亲朋,统把赴宴称为“坐席”,源于周礼。宴席礼仪讲究宾主有序,长幼尊卑,敬酒布菜皆有章法,以及席间吹打弹唱、琴音相伴的气氛烘托。灵台人遇到红白喜事,主家都要向四邻提请“执客”,推举“总管”,请厨宴客,操办酒席。灵台宴席通常8人一桌,以八仙桌为标准。八仙桌每边坐2人,长辈和主客一般坐“上席”,其他按辈分依次而坐。“上席”一般都是设置两张太师椅,其他设置长条凳或方凳。在灵台人家里,每家每户都有八仙桌,平时放置在中堂位置,遇到婚丧嫁娶就会把四邻八乡的八仙桌都集中起来供主家使用。
灵台宴席从周王筑台祭天大宴群臣的繁华盛景,到寻常百姓家温馨的团圆饭桌,饮食的情境之美,最终完成从物质享受到精神愉悦的升华。灵台人在四季轮转中品味自然之道,于杯盘碗盏间领略匠心之美;在五味调和里感悟和谐之韵,在优雅情境中体味生命之情,而灵台宴席则承续着血脉之情、乡情和友情,赓续着华夏礼仪之邦的精神家园与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