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私德无可挑剔:三条戒律和三任妻子
再来看看蔡元培的个人品德。举几个例子,1912年他和李石曾、张继、汪精卫发起一个“进德会”,定下三条基本戒条:不赌、不嫖、不娶妾;五条可以选认的戒条: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不饮酒、不食肉、不吸烟。
他到北大做校长后,也提倡进德会的这些戒条,有不少老师、学生参加,他自己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把进德会会员分几个等级,把自己列名为乙种:除了做到不赌、不嫖、不娶妾,还做到不做官、不做议员两条。戒酒、戒肉、戒烟他不能完全做到。全部8条都能做到的是甲种。
他一生先后有过三个妻子,但他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从来没有纳妾,也从来没有停妻再娶过,更没有嫖娼的恶习,在读书人中有口皆碑。第一位妻子叫王昭,是旧式婚姻,我在蔡元培故居看到过她戴凤冠的照片。1900年王夫人病故时蔡元培只有33岁,身为翰林,媒人纷至沓来。他在书房墙上挂了亲手书写的5条择偶标准:
第一、须不缠足的;第二、须识字的;第三、能接受男不娶妾的自我约束;第四、丈夫死后可以改嫁;第五,夫妇如不相合可以离婚。
不缠足、可以再嫁、可以离婚这三条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消息传开来,街头巷尾的议论沸沸扬扬,给他提亲的人望而却步,甚至还有老夫子坐了轿子来找他辩论。
两年后,蔡元培在杭州结婚,对象是不缠足、读过书、能书善画的新女性黄仲玉,书香门第出身。有一天他偶然在朋友家里看到一幅很纤秀的工笔画,字也写得很好,得知是一位未婚女性的作品后,他就请朋友撮合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举办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并以演说会的形式代替闹洞房。
不幸第二位有才华的黄夫人在1921年去世。这时蔡元培已经53岁了。第三次娶妻,他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原有相当认识;第二、年龄略大;第三、懂英文能帮助他的人。
原来他心目中已经有人选,这个标准就是量身定做的,对象是他当年在上海办爱国女学时的学生周峻,一直独身未嫁。1923年他们在苏州结婚,以师生而夫妻。这年周夫人33岁,他已经55岁。
在同时代的大人物中,蔡元培在私德上是无可挑剔的。他被看做是道德上的完人,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他晚年在国民党执政时代位高望重,担任的各种兼职达23项,结果八行书到处飞,要为求上门来的人介绍工作,还要天天应付题字、约稿、写序等。1935年,他终于感到难以应付,决定辞去所有兼职,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在报上登了一个“三不启事”:一不兼职、二不写稿、三不介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