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怀念着杨靖宇将军
1992年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拜谒靖宇陵园。在陵堂,彭冲向靖宇将军塑像敬献花圈、三鞠躬、瞻仰墓室后参观将军生平展,对杨靖宇将军在如此艰难险恶环境中坚持抗日深表敬佩,并题词“中华魂”。
2001年9月4日,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原省长陈雷及夫人李敏(抗联老战士、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拜谒靖宇陵园。在陵堂,向靖宇将军敬献花圈、三鞠躬。李敏向陵园赠送《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集》,陈雷手书七言诗一首:《怀念杨靖宇将军》
靖宇英魂震四岛,弹雨腥风救国家。今日诵君悲壮事,不忘国耻壮中华。
军礼庄严信念永恒
1983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震在沈阳军区袁副司令员的陪同下拜谒了靖宇陵园。在向靖宇将军塑像三鞠躬后,他用自带的笔、本认真地抄写杨靖宇生平简历,当看到杨靖宇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鄂豫皖别动大队大队长时,他亲切地说:“我们是一个军的。”他认真地听、看杨靖宇生平事迹介绍并不时用笔记录。参观结束后,张震与接待人员一一握手告别,在上车前,他双腿并立,庄重地举手向接待人员敬了一个军礼。这不仅是作为一位拜谒者对杨靖宇将军的崇敬,更是作为一名军人对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烈士最深沉的致敬。
1984年12月5日,解放军英模报告团第七分团一行9人在冯荆育(解放军前进报社社长、领队)率领下拜谒靖宇陵园并敬献花圈。报告团成员有独胆英雄陈洪远,钢七连指导员杨惠平,女飞行员刘晓莲,排雷英雄范中华,好干部张玉楼,英雄侦察连代表王晓敏,战斗英雄马应国,舍身救战友的好战士盛其顺。他们在听取将军的事迹后,为杨靖宇将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而感动!
以史为鉴以和为贵
日本女传记作家泽地久枝小时候曾在中国吉林市中国学校读书,听说过杨靖宇抗日的事迹,对杨靖宇充满敬意。1981年7月13日,泽地久枝和翻译林由美子拜谒靖宇陵园,向靖宇将军敬献花圈、深深地三鞠躬。回日本后,在她写的《再一次回到满洲》书中讲述了参拜靖宇陵园的经过。
1982年7月29日,日本国“东三会友好访中团”一行11人在团长木下溪司、秘书长平泽博人率领下参谒靖宇陵园。木下团长等人进入陵堂,向靖宇将军敬献花圈。在墓室,他们面对将军棺木深深弯腰鞠躬。当看到泽地久枝敬献的花圈时,木下溪司说:在日本我们看了她写的有关杨靖宇的书,很佩服杨靖宇的精神。平泽博人手书七言诗一首:起义光复英雄灵,万古不朽杨司令。永世不战日中民,儿儿孙孙心肝铭。在参观第一陈列馆看到日军大肆屠杀中国平民照片时,木下团长对接待人员深鞠一躬,说他对日本国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战争灾难深感不安和歉意,并对中国人民对他们友好热情的接待表示感谢。接待人员对他说:“在那场罪恶的侵华战争中,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两国人民从来都是友好的,而且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木下团长对此表示赞同和感谢。
1983年6月2日,原日本关东军士兵佐藤、奥佐偕夫人芳野、玲木参谒靖宇陵园并敬献花圈,在将军塑像前深深弯腰三鞠躬。佐藤说他在临江、濛江一带待过四年,在协和会干了两年半,当兵进山讨伐抗联一年半,亲眼见过杨司令的头颅。东北人都很崇敬杨司令,把他当做神仙,说杨司令被消灭了,老百姓不信,为了显示日军的强大无敌,所以才把杨司令的头割下,到处示众。他还说日军武器装备精良、交通通讯快捷、后勤保障充足,而抗联武器落后、缺衣少食。但就是这样,他们还是坚持打日本,让人佩服。日本兵很崇敬杨司令,认为他是了不起的英雄。在协和会时,他曾听情报人员讲,杨司令对部下说过日本快完了,虽然现在我们很艰苦,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日本投降后,佐藤被苏联红军押往西伯利亚集中营伐木两年后被遣返回日本。1978年,佐藤写了两本书,一本是讲述西伯利亚战俘营生活,一本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有关抗联和杨司令的事迹。奥佐当了四年勤务兵,没摸过枪,自1983年开始,他先后5次来通化,3次参谒靖宇陵园,为日中两国民间友好交往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杨靖宇将军离开我们已经75年,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们一直怀念着杨靖宇将军。他的生命已融入历史的星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伟大功绩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