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夜话 (父亲遗文)
有一年夏天麦收时节,父亲割麦回来。愁眉不展,不言不语,不知为了什么。晚饭后,月光满山,全家人坐在院子里聊天。
父亲终于开了口说:“我这次出门割麦子,碰上西沟住的任家老朋友,我们在一起割麦子。他提出想和咱们家做亲戚。他有个女儿想给咱家做媳妇。但是他说:不嫁老大嫁老二。理由是老大长得好看,读书识字,脾气文雅,说话有情有理,是一个书生。书生住在咱们山沟里,养不了羊,放不了牛,挑不了水,君子动口不动手。拿不了锄头种不了田。饿死骡马牛驴他也袖手旁观。女儿嫁给这种人,饿不死也气死了。”
“ 听说你们家老二,六岁就会撒种,八岁就能赶驴卖炭,打柴、拉水饮牲口,开荒种树收庄稼。嫁了这样的人,蓝里有菜、锅里有米,看家有孩子,说话不用绕弯子。痛痛快快过上一辈子。所以我待见你们家老二。”。
“ 咱们是老朋友,有话直说。现在是民国了。读书也中不了状元。即使中得了状元,我们家也不图稀当官太太。住在深宅大院里。真正的平和日子,还是在咱们大山老沟里才是真的”。
父亲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看上去心中有一种难言之隐。家里人都明白。如果老大未定就先给老二订下这门亲事。当地没有这种风俗规矩。可是如果回绝了人家的好意,又实在舍不得。因为老任家是好人家,闺女也是好闺女。
妈妈说:“任家说的是他的心里话。任家也住在深沟大峪里。他没看见过城里人家的日子。他心里想的自然也就是过山里的日子。咱家老大是读书人,将来是要到城里去的。老任家的闺女跟咱家老大不是一家人。”
一位邻居说:“你们家老大不能在咱这老穷山沟住一辈子,也不能在咱这穷山沟定媳妇。将来老大出去了,不管干啥,做工、做生意、还是当先生,到那时还娶不上媳妇?”
父亲说:“老任家以为咱家老大念书是个错误的话,我倒觉得是件好事。俗话说:‘人若不识字,寸步也难行’。不认得字就是瞎子。这话错么?不管识字多少,总比睁眼瞎强。到了城里就更有用。识字越多越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