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胡波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2006年,胡波在北京考试,顺利拿到了要报考的学校的专业合格证,但由于高考成绩没达到分数线,而没能被录取;之后,他回到老家,复读了一年。
2008年,胡波再次高考失利,便进入山东的一所专科学院读书,由于课程很水,加上宿舍不装网络,他每天晚上9点开始去学校经营的网吧通宵看电影,下午起床后和舍友打牌 [9] ;在学校上了不到一年,他便选择辍学复读;期间,他考上过浙江传媒学院,父母劝他早日上学,但他只想上北京电影学院。2010年,连续考了两年后,22岁的胡波终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7] 。
大学期间,胡波在学校附近的城中村拍摄了一个关于一头驴和一栋房子的短片,当地不少地痞流氓拿着砍刀过来讨要场地费,而胡波只是淡定的拿着他的小本子蹲在墙角,一心一意地画他的分镜 [4] 。此外,他还为了救一只奄奄一息的刺猬,整个冬天,都把它养在宿舍里,由于野生刺猬臭气熏天,为此他和室友有过不少争执 [7] 。
大四时,胡波参加了“毕业联合创作”(获选的毕业作品可获得学校提供的十多万元资金),同时申请了导演系和影视技术系的资金,结果两个申请都通过了,他一共提交了6个剧本,其中有4部是他喜爱的艺术片,但最终被选中的是另外2部惊悚悬疑类型的商业片;而这2部毕业作品,让一些投资机构注意到了他的才华,双方讨论投拍悬疑片时,因为投资方提出要加床戏,而被胡波拒绝了邀约 [7] 。
胡波黑白写真
胡波黑白写真(7张)
2014年,胡波开始在ONE等平台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作品;同年,他还执导了短片《远隔的父亲》、《夜奔》。2015年2月,凭借短片《远隔的父亲》获得第5届金考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1] ;同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牛蛙》 [2] 。
2016年,创作了中短篇小说《大裂》,并凭借该小说获得了台湾第6届世界华文电影小说奖首奖 [3] ;同年,胡波带着自己创作的《金羊毛》剧本参加了First青年影展创投会 [10] ,经过初选、复选环节,最终入围电影计划,并去到FIRST电影节面对近百家资方进行了提案陈述;之后,项目签约了冬春影业 [11] ,以《爱在樱花盛开时》的片名进行了电影拍摄备案 [12] ;此外,他还自编自导了短片《井里的人》。
2017年1月,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大裂》正式出版 [3] ;2月,其执导的电影《爱在樱花盛开时》开始拍摄,由王小帅担纲监制,这是他的电影处女作 [11] ;7月,胡波到西宁参加了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大师训练营;期间,在没有资金、团队的情况下,胡波用一天的时间拍出了一部短片 [4] ;10月,出版个人首本长篇小说《牛蛙》 [13] 。
2018年2月23日,他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原名《爱在樱花盛开时》、《金羊毛》)获得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 [14] 、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奖 [15] ;10月1日,他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入围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奖,而他则入围了最佳新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6] ;之后,胡波离世前留下的一组文学作品结集《远处的拉莫》出版。11月17日,获得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