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病人的性命,草率地扔在地上
爱丽丝漫游仙境,一会儿变成巨人,一会儿微缩成茶壶里的小人儿。但在医院漫游的下场,要么是卑躬屈膝求人要么是疾病缠身磨人,最无辜的就是成为孟德营这样等排队等到去世的人。
心脏不适,孟德营急忙去医院看病,被派去做各项检查,他家人 “开点药先缓缓”的要求被拒绝。经历近6个小时,最后,他竟死在了去做各项检查的路上。
人不在了,谁也没有错,包括医生,他也是循程序办事,大概谁也不用背上人命官司。但是,所有的人,心里能不沉甸甸吗——眼睁睁看着一个壮年人死在医院,他的家人怎么办?世事无常,万一有一天那个人是自己呢?
医院市场化是现实情况,但尊重生命是最后的底线。
希望被医生善待,这难道是病人的非分之想?尊重生命,即使不能以对家人的温暖态度对病人,但最起码,请正视病人的痛苦和需求、无助和呼号。
在医院里的生老病死,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但对一个人的病痛如此无视,太不正常。孟德营的遭遇只是个例,但孟德营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这年头,不找熟人不敢看病;不找熟人怕买到的都是假的烟酒茶叶;不找熟人,孩子入托上学就是难。关系社会,各项沟通成本越来越高,以至于最后自己被绊倒——除了利益和特权阶层,谁能不被这高高的门槛所伤?
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医术医德的不全面,让看病排队这样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医院让排队,我们排了;药价高,我们忍了。
可在排队的路上,有没有人把我们的生死病痛放在心上?问诊时医生能不能多看我们几眼、多问我们几句,把老祖宗留下的“望闻问切”几招都用上?
有些检查是不是必须要做?有些药是不是必须要开?有些手术是不是必须要做?
进了医院大门,病人就把身心、性命都交在了医生手上,这种别无选择的信任,有时候却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