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
原名邓芍芙,广东三水人,自幼对粤曲粤剧有浓厚兴趣,得拜廖了了为师,学习唱粤曲继而于茶楼曲坛登台,以此为生计。后来“太平剧团”实行男女同班制,几乎所有广州的天台女花旦,都被马师曾聘到太平戏院登台,初出道的邓碧云也在聘请之列,在港于兰芳粤剧学院学戏。俏兰芳乃粤剧著名男花旦,经验老到,熟练古老排场。同在兰芳粤剧学院学戏的,还有芳艳芬、林家仪、林家声、陈好逑等等。
邓碧云作品战时曾在澳门演出,以正印花旦身份伙拍任剑辉等文武生演出。后来受聘,回到广州加入当时的巨型班“锦添花剧团”当真正的大班正印。与邓碧云同行的,还有郑碧影。香港粤剧界常说“大细碧姐”。大碧指邓碧云、而细碧则指郑碧影。郑碧影亦是于四十年代加入粤剧坛的。邓碧云对她相加关顾,很多部大碧姐于五六十年代主演的电影,都必有郑碧影的参演。郑碧影自幼学戏,舞台功底扎实。加上嗓音清亮,而唱法独特,有浓郁的韵味、低回而浓郁。所以,“大细碧”很快就同时当红,成了“锦添花”的一对“卖坐”花旦。
四十年代末大细碧同回到香港,加入不同剧团演出。邓碧云这时拍当最多的文武生包括有新马师曾、黄千岁等。两位亦是大碧姐最常见的电影拍档。到了五十年代末,邓碧云因应观众口味,也让自己大献“万能”的本领,她自组“碧云天剧团”、出任文武生,拍的当家花旦主要是李宝莹、郑碧影、吴君丽,还有波叔梁醒波的加盟。邓碧云于是以“碧云天”班牌一直演出,到七十年代仍有间断的台脚。直至八十年代,电视台力邀她参演电视剧集的演出,而另开了舞台。一九九一年一月病逝香港,享年六十五岁。传媒界、粤剧界均有广泛报导回顾邓碧云的演艺生涯。
跟许多粤剧演员一样,大碧姐五十年代亦投身了电影圈,拍摄了近百部电影。当中大部分为戏曲片,亦有时装片。有《信陵君窃符救赵》、《雄寡妇》、《风流天子》、《杨八妹招亲》、《情僧》、《美人计》、《望儿亭》、《叁姐下凡》等。在许多电影中,邓碧云都将“万能”的舞台形象搬到幕前:一套片中同时串演生旦角,也有演大家闺秀的,也有演刁蛮泼辣的,也演过慈母、演过孝顺儿子。总之,邓碧云就是粤剧历史上唯一一个能如此多样化演出的演员。
邓碧云的为人亦是同样被受赞扬。她不沾烟酒,生活正常,而且形格爽朗诚恳,乐于帮助别人,又活跃社交生活,所以人缘极为广博。邓碧云乐于提点后辈,在电视圈的十多年,受尽后辈爱戴,如电视演员沈殿霞、罗家良等、也赞美过大碧姐的为人。
邓碧云对扶植粤剧新人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活跃于香港粤剧界的大老倌,包括阮兆辉、文千岁、尹飞燕、梁汉威等、全都是“碧云天”出身的。邓碧云没有正式收入门弟子,然而因她乐于教导后辈,粤曲剧界很多人都受过她教导。当中,以陈嘉鸣、王超群两人是邓碧云的传人。
陈嘉鸣自幼学戏,从小开始就在“碧云天”落班、走埠,长期追随邓碧云演出。最初学习文武生行当。七十年代末参加历群粤剧团,为罗家英之副车。为后来因人脚需要而改演花旦行当至今,参演多个中大型班的演出任二帮花旦,间中亦任正印花旦。陈嘉鸣爱提点后辈,常帮助新人的演出。现在,她已是香港不可多得,功深力厚的大老倌。在香港有说法就是:没有尤声普、没有阮兆辉或新剑郎、没有任冰儿或陈嘉鸣参加的剧团,不能称为大型班。她能生能旦,能文能武、且功架有度,是粤剧难得人才,颇具乃师风范。
王超群出身跟陈嘉鸣差不多,都是“碧云天”一步步走上来的。只不过王超群七十年代开始就长期在星马演出“街戏”,其他的还有新剑郎、陈剑声等。直至九0年代星马粤剧式微方回港发展,现在也是香港的著名演员,“贯群天”、“千群”等剧团的正印花旦。另唱家陈慧思亦师承邓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