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王天凯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61938334
本馆由[ 139*****057 ]创建于2025年07月30日

追忆王天凯一一位深耕纺织业的实干者

发布时间:2025-07-30 16:52:49      发布人: 139*****057

与王天凯先生的交集,藏在时光的褶皱里,寻常却深刻。他的离去虽在意料之中,却仍让人喉头发紧——那些共事的片段、他务实的身影,总在不经意间浮现,像纺织机上未曾断线的经纬,织就着行业人共同的记忆。

图片

初识:走廊里的匆匆一瞥

1992年10月,我陪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付万才赴京参加国庆典礼,在纺织工业部走廊里第一次见到王天凯。彼时他任科技司司长,手里攥着一叠报表,正候着向吴文英部长汇报。他就那样安静地站在角落,目光落在报表上,直到吴部长察觉,才上前轻声汇报。那一幕里,他的专注像一枚图钉,把“王天凯”这个名字钉进了我的记忆。

图片

七年后,付万才参加50周年国庆观礼,我再次随行。这次见到的是国家纺织局副局长王天凯,握手寒暄不过几秒,他的眼神里带着公务的匆忙,想来不会记得我这个随行秘书。但山不转水转,命运早已为后来的交集埋下伏笔。

图片

(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付万才)。共事:把管理刻进行业肌理

2002年我“北漂”到企业管理协会,2011年王天凯接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同时兼任协会会长,成了我的直接领导。第一次开会,他就敲着桌子强调:“企业管理协会,核心就是要抓管理。”这句话不是空话,会后他立刻推动增设“创新管理奖”,每年评选6家标杆企业,从方案设计到评审流程,他都亲自把关。这个奖项像一把钥匙,真的激活了全行业的管理创新热情,如今仍在持续运作,成了他留给行业的一笔隐形财富。

图片

(与劳动模范在一起)。                                        跟他出差的次数多了,才真正读懂“务实”二字的分量。有次去四川合川,他从重庆赶过来时已近晚上10点,下车时脚步都有些沉,我问“累吧”,他抬眼看看我,只反问一句“你说呢”,便径直走进会议室讨论产业转移方案,直到凌晨才休息。在宁夏考察粗纱全自动化落纱技术时,同行者大多跟着参观路线快走,他却在车间角落停住脚,盯着机械臂的每一个动作,一边看一边抬腕看表计时,一站就是十几分钟。杨峻回头找他时,我俩就在旁边静静等着,看着他像学生做实验般专注,忽然明白:所谓专业,不过是把别人“走马观花”的事,做成“下马看花”的细活。天凯部长是全国政协委员,一次北京市全国政协委员例会,他脱不开身,令我旁听,意外收获与名人倪萍坐一起,还交流一下,会后匆匆出差安徽省望江县,正开会,010区号电话打来,来电的是天凯部长,他详细询问会议情况,还好,我按记录嗑嗑巴巴,满头大汗地交了卷。事毕心里暗暗想,遇到这么细心的领导,要小心呢。

暮年:未曾褪色的牵挂

他退休后成了行业智库专家,我也退了休,见面少了,但那份牵挂从未断过。2023年冬天在首都机场白金卡休息室偶遇,他和老伴正要去上海,头发白了些,精神却很好。我赶紧倒了杯龙井茶递过去,他接过杯子笑说:“你还是那么周到。”临别时他特意提到《常青树》出版,那是我和另一位作者合写的宁纺集团苏瑞广的故事,特意签了名,托中国纺织报原副社长徐国营转给他的。今年7月28日接到中国纺织政研会原副会长齐京生微信,短短几行字,噩耗传来,王天凯部长于今天6点22分离世了。[流泪][流泪][流泪][合十][合十][合十]。就像一块冰落进心里,呆呆的看了几遍,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当转给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杨峻时,他发来一句“这几天总惦记他,果然……”,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沉重。

图片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惊悉天凯先生故去,往事历历在目,他说,2014年冬天凯部长参加天竹联盟千人年会,喜悦心情溢于言表,连连称赞,吉林化纤把中国创道的竹纤维,开创了新材料市场发展的先例。福建省金纶高纤有限公司郑宝佑董事长打来电话时声音哽咽:“王部长当年给金纶提的那几条发展建议,现在全用上了,多好的人啊,才79岁……”是啊,79岁,对于一位仍在为行业奔走的人来说,太早了。

图片

生老病死是规律,但有些人的离开,总让人觉得像一部未完的书。王天凯先生走了,但他抓过的管理、盯过的技术、推动的产业转型,早已织进了中国纺织业的经纬里。那些共事的点滴,会像纱线一样,在记忆里反复缠绕,提醒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深耕,什么叫真正的热爱,什么叫不白活一回…                       (图片提供徐国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