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市区七星公园普陀山博望坪。墓冢长方形,宽5.5米, 长6.2米, 高1.2米。墓碑刻“八百壮士墓”。1944年10月29日至11月初, 国民革命军31军131师防守桂林,与日军激战十天。391团扼守漓江东岸地区, 毙、伤敌兵盈万, 我军亦伤亡严重。适值大雨, 盟国空军支援受阻, 城防司令韦云淞等又临阵脱逃。敌增援部队分进合击,穿山、猫儿山、屏风山、普陀山、月牙山等阵地相继失陷。漓江桥又被炸毁, 市、郊交通断绝。在寡不敌众、久战无援的情况下,391团指挥所、1营指挥所、1连、303机枪连、输送连、特务排、防毒排、山炮排、野战3医院各单位一部分和卫生队全部,计官兵、伤员800余人, 被迫撤至普陀山七星岩内, 继续抵抗。日军围山后先用山炮猛轰岩口, 继倾大量汽油, 投入大批瓦斯弹,用火焰喷射器向岩内喷射, 致使我岩内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太平路8号。总面积337.4平方米, 前为木结构两层楼房,面积192平方米, 后为砖木结构西式两层楼房, 面积129平方米。
八百壮士结局
800孤军进入租界后,被租界英军借口解除了武装,安置在胶州公园边一个临时营房中。谢晋元一直想归队,但上海租界沦为孤岛,无路可走。当时,孤军营成为照耀上海全市的一座灯塔,每天前往访问的人不断。谢晋元治军极严,每天升旗、上操、学习,生活井井有条,大家都等待有朝一日重返战场。不幸事件发生在1941年4月24日凌晨,当时有四名不肖士兵同外界相勾结,利用早操时间,身带匕首、铁镐向谢头部、胸部猛击,谢流血倒地,不久即逝世,年仅37岁。这件事震动了全国。第二天在孤军营举行棺殓仪式,前往吊唁的有6万多人。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企图将孤军营编为伪军,遭到坚决拒绝,慑于民心所向,日军未敢屠杀孤军,将他们分散各地充当苦力。孤军在俘虏期间并没有停止斗争。被遣往浙江诸暨的一支孤军在我地下党配合下,跳出罗网,上山去打游击。抗战胜利后,这些人自谋职业,生活艰苦。直到上海解放,由陈毅市长亲自安排他们的工作。
2010年12月17日,96岁的杨养正在重庆辞世。现八百壮士仅存
杨根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