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芃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36969977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2年06月03日

王芃生曾為青島回歸做出重要貢獻

发布时间:2012-06-03 11:55:49      发布人: 爱无止境
1928年6月,奉外交部密令,東渡日本遊說宣傳,阻止日本軍閥破壞簽約和幹擾中國收回關稅權的陰謀,敦促日本政府承認國民政府。回國後,任湖南省政府顧問。1931年赴瑞士日內瓦整理史料,以為向國聯控告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之證據。嗣又參加國聯第十三屆、第十五屆大會。1932年應聘為東北外交研究委員會委員,負責主編《外交月報》。1934年11月出任駐土耳其公使館參事,1935年冬改任駐日本大使館參事。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從1937年7月7日起,日本法西斯發起全麵侵華戰爭,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相繼淪陷,日本企圖通過對正麵戰場的瘋狂進攻和國際封鎖,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此時,中國雲南作為最重要國際通道的地位日益顯現。8月,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到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提出的應當立即修築滇緬公路和滇緬鐵路,開辟新的陸上國際交通運輸線的建議,得到當時的國民政府同意。10月底,時任交通部次長王芃生專赴越南、緬甸開展外交活動,協商開辟滇緬公路以利抗日之需。隨後視察雲南,同雲南省政府商討滇緬公路的修建,初步確定了路線走向為:昆明——下關——保山——龍陵——畹町,與緬甸境內公路相聯接。11月,龍雲下達修築滇緬公路的命令。

  抗戰勝利後,赴滬、平、津視察並處理日僑、日俘事務。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委員。1946年7月17日病逝於南京,終年53歲。

  年輕時,王芃生從日本留學回國,就從事日本問題的研究。1931年他收集情報,提早幾個月告訴蔣介石,日本會在1931年9月中旬發動東北事變,蔣不聽,他北上通知張學良,張也未理睬,見此,他急出病來了,後來果然有9.18事變。 早在1937年5月,王芃生就曾根據自己在日本收集到的有關情報和資料,準確判斷和向蔣介石報告了日本將於7月上旬發動華北事變,擴大侵略戰爭的有關情況。抗戰開始後,為了加強對日情報工作,鑒於王芃生以往在對日研究及情報工作的卓越表現,加上王本人的積極建議,1938年4月,蔣介石決定在軍事委員會下設立一個專門的對日情報機構“最高調查委員會”,蔣自任主任;委員會下設會務處,王芃生任處長。後因意見不一致“最高調查委員會”未能正式成立而改設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王芃生任中將主任。7月隨國民政府遷重慶中西路漁村後,研究所先後設立了五組三室,主要有敵偽組、國際組、圖書資料組、總務組、機要組和“青山研究室”、英國顧問室等。後來,隨著歐洲戰爭局勢的變化,國際問題研究所又相應地增設了歐美科、南洋科等機構。國際問題研究所表麵隸屬軍事委員會,但實際上直屬蔣介石,因為其經費直接由蔣的侍從室撥付。(王芃生任職駐日使館參事時與夫人鍾賢英女士合影)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