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林华,化工专家。我国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他组建我国化工科研队伍及创办第一个石油化工科研机构,倡导并组织开展石油化工科研,组织改造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不断推进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后期他参与我国三大共生金属矿及大西南水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调研、决策和实施。
林华,原名顾森。原籍江苏无锡,1913年6月出生于上海一个老同盟会会员军人家庭。1936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获毕业论文最优奖,被授予理学士学位,后就职于上海植物油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迁到重庆植物油厂工作。在上海、重庆,他目睹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消极抗战,十分气愤,深知要抗日救国,必须参加革命。1940年,经何穆介绍,到重庆红岩村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工作,更名林华。同年11月,前往延安,在自然科学院化学系任教员。1941年初,林华接受了制造玻璃的任务。他不畏困难,创造条件,先后生产出玻璃、耐酸陶瓷、耐火材料等,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在1943年陕甘宁边区职工代表大会上,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并被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1945年初,林华奉调到瓦窑堡筹建西北铁厂,并任厂长,直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林华离开瓦窑堡到东北。1946年末到大连,任大连化学厂副厂长。1947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调往哈尔滨东北财经委员会(后改为东北工业部)工矿处工作。1948年4月,吉林解放,林华任吉林化工区负责人。在半年多时间里,他一面组织群众恢复生产,一面开始绘制建设发展化工区的蓝图。1948年11月初,沈阳解放后,林华奉命接收沈阳、锦州等地的化工企业,开始进行更大范围的恢复生产和改造工作。与此同时,林华根据东北工业部的指示,组织筹建东北化学公司,后定名东北化工局,任副局长。1949年,根据林华建议,成立了东北化工局研究室和化工设计处,为建设吉林化工区、恢复发展东北化学工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1950年,林华对鞍山、本溪、抚顺、大连等钢厂生产的煤焦油综合利用问题提出规划设想,以后通过科研、设计和建设,得到落实。1951年初,林华作为姚依林团长率领的第一个中国赴苏贸易代表团成员,参加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156项”的谈判,其中有4项建在吉林化工区。1954年6月至1956年6月,林华奉派到苏联学习,并深入到乌克兰有机化工厂、氮肥厂,俄罗斯合成橡胶厂等车间、工段以及有关科研机构考察、访问,调查了解工艺技术、企业管理、科研开发等情况。所学知识在以后从事化工生产、科研开发中得到运用。1956年,化学工业部成立,林华任化工部技术司司长兼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长,经常到沈阳化工研究院主持研究方向的讨论和研究计划的制订。1956年到1958年,在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基出上,分别成立了北京、天津、上海、沈阳4个化工研究院,林华兼任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长。
在此期间,林华积极从事外事活动。1956年10月,林华先后到匈牙利、民主德国参加经互会专业会议;1959年,任中苏化工科技合作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商谈合作计划,参与十二年科技规划中苏会谈,随后到罗马尼亚参观研究院、所和工厂。
1960年,林华调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工作,先后任合成橡胶厂副厂长、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当时兰州缺电、缺原材料,广大职工克服重重困难,避免了化肥厂、合成橡胶厂全面停工的危险。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生产面貌,林华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兰州化学工业要从以煤为原料转为以石油为原料的建议,得到公司党政领导和职工的支持。这样,从1961年开始,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生产开始向石油化工转变。
1962年6月,林华担任国家科委组织的石油化工考察团团长,在西欧六国进行4个多月考察,回国后,周恩来总理听取了他的汇报。同年11月,作为贸易代表团顾问,林华又到瑞士、意大利再次考察石油化工企业,并商谈从联邦德国等引进石化装置事宜。以后经周总理批准,引进了12套装置,其中5套石化装置建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使该公司终于改造成我国第一个石油化工基地。
70年代初,轻工业部受国家委托建设几个石油化工厂,生产合成纤维和塑料用原料。1976年,林华奉调任轻工业部进口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这批石油化工厂的建设。1978年,林华调国家科委二局任局长,负责能源、原材料方面的科技组织工作。他协助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组织协调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金川镍矿、包头稀土铁矿三大共生矿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同时,林华积极支持新型化学建材的研究开发工作,促进了它的发展,使产品逐渐应用到工业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在国家科委工作期间,林华先后4次到美国考察科研工作、塑料建材、盐湖开发和再生能源开发,参加了有关专业会议;到联邦德国考察钒的提炼、应用以及钛白粉和炼铜新技术。每次出国考察回来,林华都结合国情提出建议和工作部署,使外国技术经验得到应用。1981年,林华调任国家计委任副主任,分管原材料工业建设计划工作。1982年底,他退居二线。在这10多年中,他还多次组织水利、水电专家调查黄河上游、乌江、澜沧江以及四川三江水能源情况,提出办水电,开发资源,发展西南、西北经济的建议,推动了一批大、中、小型电站建设,为开发西北、西南作出了贡献。
林华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工作。1950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1951年,参与筹建中国化工学会,后任理事、副理事长;1958年,任国家科委可燃矿物组组长、化工组副组长;1979年,任中国冶金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六届、七届委员,经济建设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