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拱辰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53089906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30日

丁拱辰出国谋生

发布时间:2010-06-30 15:18:12      发布人: 孝行天下

    2004年1月29日  星期四

    泉州人在海外(三十五)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叔原,号南星,晋江陈埭人,清代著名的军火科学家。

    丁拱辰出生于陈埭回族商人世家。祖父“……群相劝勉投笔学陶,给帖开行,专售南北货物。舟车辐辏,商贾云集,以故资质颇饶。”祖叔“辍业学商,求利于市,辛勤服贾。乡中学贾者皆师事之。”其父丁宗璧常到浙江、台湾等地经商。丁拱辰17岁时随父到浙东学习经商,20岁又随从祖丁杜贤到广东。他留心经营商业的同时,锲而不舍地学习。

    1831年,丁拱辰开始出国谋生,先后到过吕宋诸岛和波斯、阿拉伯等地。他随带象限全周仪,沿途测量水程的远近,北斗的方位,以计算抵岸的日期,皆能有准。西洋舟师对此十分惊赞,认为有如西洋的量天尺,并取出所有藏图式借给他参阅。丁拱辰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西洋火炮的制造与演放之法。在航经吕宋、波斯等地时,留心考察,潜访细记。回国后,根据在海外考察所得,著成《演炮图说》。

    1842年春,丁拱辰将《演炮图说》呈交原两广总督邓廷桢,转送靖逆将军奕山和两广总督等人。经许可,按法铸炮,并在广东燕塘炮局传授炮法。

    《演炮图说》问世后,丁拱辰在当时科学家山东日照人丁守存、数学家、物理学家安徽歙县人郑复光的帮助下,三易其稿,1843年重辑为《演炮图说辑要》出版。全书分4卷50篇,附图110多幅,对各种炮式、火药以及轮船、战舰的制造和运用,都详加说明,并附有图表。

    1849年,丁拱辰应钦差大臣塞尚阿之聘,前往广西桂林,从事铸造各种类型的火炮、火箭、火喷筒等军器,并在此基础上先后写出《演炮图说后编》2卷,64篇,附图81幅。又对德国天主教士汤若望口述、安徽宁国人焦勖笔录整理的兵书《则克录》进行补充修改,重新编成《增补则克录》3卷,附图样88种。

    洋务运动兴起后,丁拱辰北上江苏、上海,为编撰西洋武器著作和研制西洋武器而奔劳。1863年编成《西洋军火图编》6卷12万字,附图150幅,使西方军事技术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

    丁拱辰在1831-1841年间,先后成功地制造了蒸汽机雏形和机动轮船雏形。他还撰写了《西洋火轮船图说》,并绘有制造图式,是我国近代第一篇关于火车,火轮船的论文和设计制造图。□李玉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